?股票市场的定律是一赢两平七亏,意思是70%以上的人都会亏损。那散户如何才能站到赢利的10%人的群体中?我认为,机构为了赚散户钱,不断的在研究散户心理和行为学,我们散户不妨反过来,把自己当成机构投资者,也来研究一下机构的心理和行为学,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陷阱、欺诈、骗术和谣言四起的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我是机构投资者,要想做一支股票,我认为我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适,前景无需多么优秀,但几年之内绝对不会倒闭的那一种。然后我去拜会该公司领导,告诉他我想投资他那支股票,请他们配合。
?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酬时,在公报时尽量将业绩放平,或者适当隐藏利润,这一点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对报表进行适当调整就行了,例如,将某些损益一个季度提完,使其报表看上去亏损;或者将后面数年的费用半年摊完,这都使得当期报表非常难看。
?在这之前,我肯定是要进一些筹码的,这些筹码主要用来砸盘的。怎么收集这些砸盘的筹码?我不会每天慢慢去收集,因为这样会使股票天天上涨,反而难以收到足够的筹码,还容易被散户抢酬,并使技术指标形成向上趋势,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
?我会在某一天用大涨的办法来收集,当连跌数天后,散户都悲观失望,猛然一个大涨,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会抛出;而短线获利的,可能就交枪了,其实,在这个价位我只是要砸盘的筹码,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涨的办法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第二天来个低开。为什么要低开而不高开,因为我昨天收集的筹码并不准备获利,而且要让昨天追风进去的短线筹码帮我砸盘,如果高开,很容易让短线筹码获利,他们就会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资金来跟我抢酬,所以一定要低开,消耗这些短线资金。在这个下跌途中,我将逐步用单托底,因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仓。
经过几天的连续下跌,有些割肉的筹码就会回补自己的仓位,这时候我不能让他们回补,我必须迅速的吃上去让他们追风,当形成追风盘时,我将在底部的部分筹码高抛,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腾出资金,然后再迅速的砸下去。
同样的,我会边托边砸,这样一来我就会得到更多价格更低的筹码。
当跌到很低位时,基本上就没人和我抢筹码了,因为在这个下跌途中,我通过不断的高抛低吸,不断的大幅度振荡,将大部分抄底的,抢反弹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将他们亏损怠尽,使其不敢在来涉足这个股票,这时候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公司的配合在这时就非常关键,长时间的业绩没有任何起色,使大部分散户因怀疑其会不会ST,到恐惧惊慌,高位筹码就会不断的掉落,我就可以在底部横盘当中不断的高抛低吸来收集筹码,这个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关键看顶部筹码掉落程度而定,如果高位筹码长时间的不松动,那我就不会去拉这只股票。
?当筹码收集足够多时,公司的业绩也会转好了,因为在我收集筹码当中,公司将后面几年能想的出来的损益,或者费用都在那一年半载中摊完了,后面的报表当然好看。这时候我拉起来毫不费力,也无需多大成本。当这个市场里其他人看到这个股原来这么优秀,必然跟风者众,我就在这这当中逐步减仓。
?公司能如此配合,那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其实很简单,我将股票拉到高位,他们也能卖个好价钱;在低位时,他们同样可以购入自己的股票,还能挣得名声,这样一来收益会相当可观,何乐而不为?
?这当然要和大盘走势相同,在这中间,散户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当然,如果我做庄,还必需考虑很多问题:
第一是***的监控 ,他们虽然老虎不敢碰,或者就是为虎作猖,但捏死个把苍蝇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这时候就要考虑多户头,或者拉几个私募大户集体作战。
?第二要考虑产业资本的问题 ,如果我们拉的时候,他们看到利润可观,结果大量抛出筹码,那我们就惨了,必然会亏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们沟通好,而且还要了解他们手上的流通盘是多少,抛售意向如何,这就是大小非问题。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老庄 ,如果这个股没有被老庄放弃,那我是尽量不会去碰的,因为一但被老庄反做,那你死得就惨了,就像中国联通套游资一样,那死得是非常惨的,所以,选股非常重要。
第四个就是大盘状况 ,跟风的多不多,社会上的存量资金足不足,就像现在这样,大部分散户或者大户都被大宰一刀,这时候就不适宜做股票,你拉人家卖,结果把自己套在里面.那现在最适宜的就是砸股票。
一般人都有个心态,20元买的股,跌到15元不卖,跌到10元不卖,跌到5元仍然没多少会人卖,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会割肉的,特别是长时间的向下或者横盘。
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砸盘就要开始。砸多少为适宜?根据大盘状况,每天操盘必需跟着大盘走,当大盘大跌时,你必需深砸下去,这时候成本很低,只要用少量筹码将关键点位砸开即可,会有止损盘帮你接着砸下去。但是尾盘必需进一些筹码,防止第二天大盘走低或者走高,有一定量筹码就好灵活掌握,也就是说,要在操盘时盯着指标股。
?为什么要盯着指标股去做?关键就在于成本,随着大盘波动,你的成本最低,指标股跌时,你也跌,所用砸盘筹码量最少,因为没有多少人敢买,可以深砸。当大盘涨时你去拉,同样无须买多少,只要将关键点位的筹码买掉即可,有人会将股价推上去,到一定高点,你还可以将低位进的筹码出掉一些,这样可以腾出一点资金做一点差价。
?所以,我们看到的股市局面就是要涨一起涨,要跌大家都去跌。
?在股市中的人分好几种,趋势投资者,套牢后不理不睬者,技术派,基本面派,长线客,短线炒家等等。
我要在这个股票里做庄,这些人我都要面对,尽量的让他们在我控制的这个股票里少赚或者割肉而去,这时候我就要用很多办法来对付,因为他们赚多了,意味着我就赚少了,他们不割肉,我就赚不到钱。
?对趋势投资者,我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将他们看做锁仓的一员;但对其他人,我平时的吃喝玩乐就全靠他们了。
我一般最喜欢套牢后不理不睬的,这些人把钱交给我后帮我锁定了大部分筹码,使我在底位有充足的资金纵横驰骋。
基本面派也是我喜欢的第二位,因为当我将股价拉高后他们基本就接手了,企业的基本面在我拉高股价后变得非常亮丽,他们就会来接盘;等他们接完后公司基本面就发生改变,他们在低位就将筹码再还给我。
技术派一般短线较多,喜欢做波段,这里的人有自认为技术高明的,什么KDJ金叉、死叉,什么MACD、CR、量价关系,什么费波纳奇黄金分割位,什么艾略特的波浪理论,还有江恩曲线等等,等等,但我做股票一般不看这个,我一般只盯着今天我下多少单,在某些价位进来多少单,大一些的户头在什么价位进出。这个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因为这决定了第二天该如何操作,有时候需要对他们安抚,让他们帮忙将股票在手上多留几天,以使活动筹码减少。
但有时候就必须让他们出局,特别是短线客,当今天发现短线游资进来多了,第二天不管怎样都要将他们杀出局,哪怕逆大盘而动。
?回过头来看,呵呵,真搞笑,K线走的还真符合某些技术指标特点。偶然乎,必然乎。
?这里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猛杀游资。
其实这关乎自己的短期收益,因为短线客和游资的钱最好赚,他们持筹码的时间短,可以使我非常短的时间里获利。
?例如套牢盘,你只能一次性的赚他一下,他然后就不动了,你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中间有时候长达几年,在这几年里我可是要吃要喝的;基本面派也使我获利不多,因为他们的利润我还要和公司均分。
但短线客和游资就不同了,我在一个波段中就可以获利丰厚。
?那怎么做呢?
第一是是逐步拉升 ,这时候技术指标就开始走好,技术派的人一看技术指标,一般都容易被诱惑进来,这中间我就边拉边卖,需要控制的就是在顶背离之前将筹码交他们手中,使他们看上去技术指标仍然没有到顶,股价还可以涨得更高。
?这时候第二天来个冲高回落,然后第三天猛然下跌,他们基本上就开始交枪了,不用我来,股价就下去了,这中间自然我设定好价位来捡果实,对游资更是这样,上半段我来拉,游资一看股价看涨,立即蜂拥而来,那下半段我就将部分筹码交给他们。
?第二天我来个低开低走,游资一看势头不对,立即出逃,这时候我就要看出逃数量,并计算自己的成果,如果出逃数量足够多,那我下午就拉起,因为大部分短线客都走了,我就不需要支付多少利润出去,很容易将股价拉起来,而我在这两天来回的差价最少是赚交易额的3%左右。
?但发现没有走多少时那我就继续向下做。
这就是不少散户疑问的,为什么我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啊?因为你跟大部分人的行为是一致的。呵呵。
?二、坐庄的风险是什么?
一是操作这只股票的不会是我一个庄,一般都是邀请几个人来联手,就像大草原上的猎,***用群体战术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要是一个人,第一不一定有这个实力,第二就是太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搞不好打不到狐狸还惹一身骚,所以,邀请朋友来合作是肯定的,就谁主谁次的问题了。
?既然是合作,风险也是明显的,当市场出现波动时,其中一个朋友立马放水,这时候你就栽了,很长时间的辛苦都会打水漂。
?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市场趋势向下时,自己却没发现,因为筹码还在自己手中,就想硬扛,这时候同样会完蛋,前几次大牛市结束后不少庄家摔跟头就在这上面。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风险,这就是,第一注意指标股的动向,因为坐庄的人对大盘指数动向非常敏感,当指标股向上,而一些主力控制的次要股却滞涨,或者有掉头迹象,那我就要先于股指下跌之前想办法将手里的筹码尽量的都交到散户手里去,尽量的腾出现金,只要手上有充足现金,是涨是跌我都不怕。涨了,我手上剩余的筹码完全可以将其打下来;要是跌了,那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筹码。
当大盘到底准备反转时,也同样会痕迹明显。
三、谈谈顶和底的问题。 现在不少人都在关心大盘跌到什么位置才是底,2000、1800、1235?说老实话,我不知道,我不但不知道大盘会跌到什么点位为底,我会连自己坐庄的股票能跌到什么价格为底都不知道,怎么能测算大盘。有人说,20元跌到5元行不行?到底了吗?
我说不行,也许跌到1~2元,也许会到8元就算到底了,在股市里没什么顶和底之说,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供求关系,当跌到供求平衡时,底自然就到了。
?例如我的股票,我每天都在让它波动,涨涨跌跌,但某一天我发现,我卖出去的股票,用这些钱买不回来更多或者同样多的股票了,这时候我就不可能再向下做了,这里就应该是它的底了。也许是5元的位置,也许1元的位置还不到,又有谁知道在哪个位置能达平衡呢,只能不断的测试。
?顶部也一样,我向上拉,却没了跟风的,那我高价买来的股票又能派发给谁?当然,我拉高给你看价格却又是***事,底部也一样。
在指数里,同样如此,如果进出资金能达到平衡,那指数就到底了;如果不能,一直要跌到平衡为止。
四、庄家在下跌中是如何赚钱的?
?不少人有时候不理解,庄家的成本是20元,他将股价打到10元或者15元,他不也亏了吗?这真是傻庄,其实散户是不明白的,庄家赚钱的手段很多时候是和散户不同的。我来举个例子,600331,当时有些机构的成本是70多元,但开盘后连砸7个跌停板,最后在38元被打开,按理说机构亏惨,如果庄不砸跌停板,出货的价位不是高些吗?损失不是小些吗?
其实不是这种情况,不砸跌停板出货,散户也会跟着出;而承接盘有限,机构的货是出不掉的,慢慢的下跌机构损失会更惨,并且你由于价格没有吸引力,找不到对手盘,那就成了钝刀子割肉,痛苦只有自知。
?***用了猛砸跌停的办法,市场的目光就会集中到那上面来,当跌到一半时,有协同私募或者机构开始巨量吃单,因为在这几天的跌停中市场的关注度非常高,而出现巨单吃货了,这说明这时的股价应该反弹了,技术上超卖出现,股价腰斩,怎么着都要反弹个百分之十几到二十,所以散户、大户一哄而上,机构卖单被哄抢。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散户和大户们所想象的,在熊市中放巨量的往往都是出货,看似大单扫货,其实就是庄家们设的陷阱,然后利益分享。
?再举个南车上市的例子,上市价超过发行价60%以上,5个机构席位齐刷刷的排在购买的前5名,这些机构傻了吗?非要溢价60%来接盘,特别在熊市中,还怕买不到筹码?如果等几天再买,也许到发行价都有可能。 其实,机构们一点不傻,这不过是机构之间穿连裆裤的表演,那些获得60%以上溢价的会给这些接盘的机构分配一定利润的,而且这些机构买入的也并不多,更多的筹码是溢价交给了其他人,包括大量散户手中了。
对接入大部分高溢价筹码的这部分人,那些获利者就不用考虑什么了。
这里我还回到前面,600331,那些机构70多元的成本,却卖出38元,那不巨亏吗?这不过是散户思维,从现金数额来说,机构是大放血了,但从筹码角度来说,机构可以按现在复权价格18元,等于赚了一倍的筹码,只要涨回30多,机构的本就回来了,而那些守在38以上的人,只好等驴年马月了。这还不排除后面继续下跌的可能,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机构就更容易获利。
?所以,作的股票我就希望它能跌下来,尽量的低。 举个例子,在20元到18元区间,我出掉了手中的20%股票,在18到16区间我又出掉18%的股票,后面我就要回补,因为在这种下跌的情况下,不少止损盘开始涌现,还有些人要补仓,这时候我就要根据筹码情况做反弹,为什么要做反弹呢?主要是吸引抄底盘进来,当然,如果抄底盘巨多,第二天我就再反手做空。
?一般情况下第一天的反弹抄底的是不多的,只要进行两天,散户一看,这个股怎么天天涨,特别是割肉盘和补仓盘,他们一般都会追进来,而高位的一看涨了几天,不卖算了,等几天也许还能赚点。这时候我再反手做空,将他们套住。
这中间我赚多少?因为拉的当中还要派发利润,所以,每一段的下跌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润。
那我为什么希望我坐庄的股价尽量低?你想想,你如果开个商场,你是希望你经营的货物便宜还是贵?自然是便宜的好,因为这样一来所用资金量就少。10元加1元,人家就嫌贵了;如果1元加1角,不显山露水的,没人和你计较,而和10元和1元所赚比例却是一样的。股票也一样,1元股票涨到1。5元,没多少人感觉什么;但10元涨到15元呢?
?这就是中国股票市场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庄没几个希望股价很高来增加自己的成本。
五、谈谈散户的和庄家的定位问题。
在一个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庄家是狼。我这样定位大家可能没什么意见吧,中国股市里70%股民赔钱,这基本上是真实的。就像打***一样,四个人打,三个人赔。这三个人的钱自然流入到那一个人口袋里去了,也就是说,股民所赔的数万亿既没消失,也没挥发,而是转移,转移到少数人口袋里去了。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
在草原中,羊看到狼会跑,为什么?怕它把自己吃了。但在股市里却不一样,大部分人买股票喜欢买有庄股,说有庄股拉起来就凶了,会涨的快,最好是强庄。羊在草原上吃什么?吃草。它会选择有狼的地方去吗?而且这个狼还非常彪悍。绝对不会。这就是股民的自我定位上的错误,你本来是羊,吃草就行了,这个草就是找个业绩良好的股,在合适的价格下把它买来,然后每年等着分红送股来升值。但大部分股民不这样,总想跟着狼后面吃点残羹剩渣,这还有不亏损的道理?所以,大草原上的羊群大部分保留,而股民大部分都被吃了。
摘录一篇文章给你,共同学习。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一)
◆吴晓波
2007年,中国的证券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牛市,此时,回顾中国证券史上的某些特殊时刻,
十分必要。在刚刚出版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中记录了
关于“中科创业”的案例,以新的角度回顾了那个庄家乱舞的年代。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1998年入秋的一天,朱大户从深圳坐飞机上北京,去见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朱大户名叫朱焕良,是南方出名的股市大户。他没有多少文化,早年是在建筑工地上开大装卸车的,
20世纪90年代前后,靠认购股权证发了点财,之后就一直在股市里混。他选股票的眼光很毒,渐渐地竟赚
了很多钱,成了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1996年前后,股票操纵之风渐起,有人靠吃股建
仓、操纵股价发了大财,朱大户便也动了这样的念头。他看中了深圳一只叫康达尔(股票代号0048)的股
票。它原本是深圳宝安区的养鸡公司,香港的活鸡市场大半是靠它供应的,业务稳定而效益尚可,1994年
上市后不温不火。朱大户跟宝安区相熟,自以为有坐庄的可能,便在二级市场上悄悄购进康达尔的股票,
小半年下来居然囤积了数千万股,占到康达尔流通股的90%。朱大户为此花了2个亿,其中一大半是他全部
的家当,还有一小半是高息拆借来的。正当朱大户想卷起袖子大炒康达尔的时候,19***年,香港突遭“禽
流感”袭击,全岛杀鸡禁鸡,康达尔业务全线瘫痪,它的股价自然也坐上了滑滑梯,从最高时的15.40元
一股猛地跌到7元多,跌幅超过50%。朱大户的2亿元全部深陷在里面动弹不得,他沮丧地跟人说:“在
19***年,除了那些被杀的鸡,我大概是全深圳最不幸的了。”
朱大户上北京是作最后的一次挣扎,他要去见的那个人是K先生。K先生的名字叫吕梁,他常用这个古
怪的名字在证券类媒体上写些股评文章。其实,他的真名叫吕建新,早年写***、玩绘画,还有作品发表
在《收获》上。1992年,吕梁跑到深圳去闯世界,一到那里就碰上8月份的认购证风波,上百万股民挤爆
深圳,却因为舞弊***而发生集体骚乱。在这起风波中,朱大户与人内外勾结,抢到上万张认购抽签表,
硬是挖到了第一桶金。吕梁还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那些天他兴奋地从一个认购点跑到另外一个认购点,
***访了一大堆股民,写出长篇纪实报道《百万股民“炒”深圳》。这是当时国内对深圳***最生动的描述
,国内数十家报纸***用了这篇稿子。吕梁成了深圳证券***里的常客,但是他却没有赚到多少钱。不久
后他又回到了北京。他的赚钱运气似乎不太好,一开始攒了上百万元,转去做期货,结果全都砸进去了,
两年玩下来,竟欠下了上千万元的债务。从1996年起,他索性搞起了一个K先生工作室,一边高频率地以K
先生为笔名写股评,一边还指导他人炒作股票。至于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怪名字,他的解释有两个:其一
,股票的行情图又称K线图;其二,K是KING的第一个字母,暗示他是“股评之王”。
当朱大户北上找到K先生的时候,他正在专门研究全球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圣经”。巴菲
特是当世“股神”。他创办了一家名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私募基金公司,从数万美元起家,发展成拥有
23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K先生对朱大户说:“我要学巴菲特,要在中国
做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朱大户说:“我和你一起干,就从康达尔开始吧。”
在K先生看来,康达尔虽然是一只“瘟鸡股票”,但是它有自己的好处:一是流通盘小,收购成本低
,翻炒起来很容易;二是倒了霉的朱大户基本上把盘子都控起来了。
K先生跟朱大户签了一个协议,他将组织资金接下朱大户手中50%的康达尔流通股,而朱大户配合长期
锁仓,还必须帮忙安排购入康达尔部分国有股,最终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和重组。朱大户承诺日后无论股价
怎么上涨,他都将以13元的协议价向吕梁转让手中的股票。这一战略投资的合作目标是5年。
身陷死地的朱大户是死鸡当活鸡治,没有改动协议一个字。就这样,在一个干冷的冬天,套牢了2亿
元的朱大户和欠债1000万元的K先生走到了一起。谁也不会料到,就是这两个看上去都很晦气和潦倒的人
居然将在中国股市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腥风血雨。
神奇的小丁
K先生和朱大户要在股市上成大事,还缺一个办实务、懂专业的超级操盘手,这个人就是小丁。
丁福根是K研究室里仅有的两名员工之一。1965年出生。他的智商超高,记忆力极好,精于计算,对
数字几乎过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他对证券有异于常人的狂热,好像是专门为股市生下来的。他原本是北京
一家证券部的交易员,而K先生则是他的客户,几年交道打下来,他深深地为K先生的理念和股票天赋所折
服。因此,他毅然辞去收入很丰厚的交易员职务,跟随K先生办小小的工作室。
1998年11月26日,小丁突然接到一份传真,中煤信托深圳证券营业部将227.9万股康达尔股票以转托
管的方式打到了中兴信托北京亚运村证券营业部。直觉告诉他,一场大戏就要开演了。很快,K先生将一
份洋洋洒洒的项目建议书交给了他。在建议书的首页上,开头的8个字是“长期投资、长线持仓”。吕梁
用他刚刚学来的巴菲特股票价值理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高效投资逻辑,提出“甘做善庄,与中小股民
共赢,引入美国做市商理念”。最具诱惑力的是,他给出了15%的融资中介费。K先生告诉小丁,有了这份
项目建议书和朱大户送来的227.9万股股票,工作室必须在3个月内融资4个亿。
小丁找到的第一个人叫董沛霖。此人是上海一家实业发展公司的总经理,下海前曾在国家计委任职,
在金融和实业圈内有很深的人脉,K先生的千万元债务绝大部分都是向他欠下的。有趣的是,老董对K先生
的股市理论竟也十分痴迷。当小丁把康达尔项目一描述,他立刻大为动心,慨然说:“今年我不干别的了
,专为老吕找钱。”一周后,他就拿来了1000万元的融资。有了董沛霖这些人的协助,小丁马不停蹄地飞
上海、下深圳,与各地相熟或不相熟的证券营业部洽谈委托理财业务。他的融资协议基本上是三方约定,
即K先生工作室、出资方和证券营业部,K先生以手中的股票做质押,营业部为其提供担保,资金方由营业
部介绍,条件之一就是只能在该营业部进行运作,从而为其创造交易量。
在高额中介费的诱惑下,事情出奇地顺利。小丁融到一笔钱后,K先生就用它去收购朱大户手中的股
票,然后再把买进的股票拿给小丁用于抵押融资。如此循环往复,到下一年的3月前后,小丁通过投资理
财、合作协议、抵押贷款等各种形式,与各色人等共签下100多份协议,融进3.98亿元的资金。K先生用这
些钱,先后从朱大户手中买下1300万股,并转托管了1700万股,完成了控盘3000万股即50%的既定建仓目
标。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持股超过5%就必须举牌公告。为了规避这一条款,小丁先后动用了1500个个人
账户,即把股票分藏在各个户头中,这些账户八成以上是由各地证券营业部以每张股东卡190元的价格卖
给他的。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附照片)
作者:吴晓波 日期:2007.06.26 版次:B-8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
◆吴晓波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就在K先生从朱大户手中逐渐转买股票的时候,他已经指令小丁坐庄操作康达尔股票。当时,K先生和
朱大户手中已经控制了康达尔的5843万流通股,外面散户的流通股仅有1000多万股,他们要拉抬股价就好
比屠夫想吃猪蹄那样轻而易举。从1998年的12月起,康达尔股价震荡上升,小丁是江湖上一等一的操盘高
手,他每天遥控各地营业部的操盘手,有人抛盘,有人接盘,把一张K线图做得形态良好,每日震荡小涨
而不会引起监管当局的注意。
一位名叫庞博的操盘手日后在法庭上承认:“吕梁和丁福根的指令下达得很细:从早晨的开盘价到多
少钱中盘倒仓,在哪几家营业部倒仓多少。为了操作隐蔽,倒仓不能太快,也不能慢,拉升时要注意日涨
幅不超过7%—8%。”他还细致地描述了当年对倒建仓的情景:“比如,确定好价位是30元,操盘手就给两
个持有中科创业股票和资金的营业部打电话,数量一样,价格一样,一个营业部买,一个营业部卖。我和
丁福根一手拿一个电话,同时对两边说,如果5万股,一方抛,一方买,我就说30元钱5万股,双方营业部
立即就知道了,因为接电话的一方有股票,另一方有资金。开始是我和丁福根一人手里一部电话,我按丁
福根说的再与我手里的电话说一遍,后来就是一个人对着两部电话下指令。”
到第二年的春节后,康达尔的股价已经稳稳地站在了17元左右的价位上。
从3月起,K先生开始展现他超级股评家的风***。在发行量颇大的《证券市场周刊》上,他连续发表了
4篇《关于世纪末中国资本市场的对话》文章。这是一组高屋建瓴、很有理论深度的股市分析文章,在绝
大多数经济人士普遍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氛围中,K先生用他充满了思辨气质的语言为股市唱涨。
在这组隔双周发表一篇的对话中,K先生为他的个股炒作建立了理论上的依据,并明确地描绘了庄家
炒作的题材手法。在充满了迷茫气息的股市上,他用直接而煽情的方式,指出了一个充满风险却非常***
的股市行情发展方向。这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5月19日,也就是在K先生的第四篇对话文章发表后的11天,沪深两市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发生井喷。
“5·19行情”,让K先生“中国第一股评家”的声誉达到了顶峰。在一切都那么羸弱和灰色的资本市
场上,人们太需要一个让多方取胜的预言家,并乐于相信这样的预言家。有了飙升行情的大势作为掩护,
K先生拉抬康达尔股价的行动变得肆无忌惮,股价一路上扬,从20元涨到36元,到7月份的时候,已经跃至
40元。8月,他在《中国证券报》上组织了一个整版的文章,全面介绍“重获新生的康达尔”。文章宣称
,康达尔已完成了重大重组,将涉足优质农业、生物医药、网络信息设备、网络电信服务、高技术产业投
资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以及其他资本运营手段,逐渐发展成为
一家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投资控股公司。康达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
“5·19行情”的意外到来,将他的炒作效应放大了无数倍。到1999年底,康达尔在深市涨幅最大的
前20名股票中名列第17位,全年累积涨幅111%,全然是一个高科技大牛股的形象。12月,经深圳市工商局
批准,康达尔更名为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业。
构筑“中科系”
中科创业是K先生于1999年7月在北京创办的,注册资金3000万元,这都是他在康达尔的炒作中赚来的
。长期在北京厮混的K先生很迷信“中”字头的企业名号,它听上去很有点国家级企业的味道。之所以叫
“中科”,是因为他聘用的董事长,是一位时任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的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有
了这层关系,他便常常吹嘘说中科创业“有科技部的背景”。在康达尔一战中大获全胜的K先生此刻雄心
万丈,他决意打造出一个由多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中科系”。民国时期的军阀好用“系”来称呼,如奉系
、皖系、滇系,代表一个互有利害关联、生死与共的利益集团。通晓历史的K先生将之创造性地用于股市
,自带着一股雄霸一方的气势。
2000年3月和7月,他分两次受让了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公司所持有的中西药业的法人股,成为了该公
司的第一大股东。6月,他购买了君安证券公司所持有的胜利股份900万股转配股,成为该公司的第四大股
东;同月,他又收购了岁宝热电的一部分流通股,成为其第四大股东。
仅仅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K先生频频出手,赫然完成了构筑“中科系”的工程。这些公司都有跟康
达尔类似的特点:流通盘小,是股市上的小盘股,经营业绩多年不佳,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对之丧失兴趣,
产业特征明晰,有题材炒作的想象空间。
K先生收购这些公司及从事股价操纵自然需要大笔的资金,这时候的他和中科创业在证券圈内已是威
名赫赫,颇似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此时,小丁为他找资金已经一点也不费力,中科创业可谓门
庭若市。小丁日后在法庭上也承认:“送钱的人排成长队,以致10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被拒之门外。”他
先后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120家证券营业部建立了融资关系,后者为了抢夺让人眼馋的交易量和中介代理
费用,为中科创业四处找钱,融资额超过了惊人的54亿元。就这样,围绕着“中科系”形成了一条充满罪
恶气质的、非常罕见的庞大利益链。K先生的这种融资方式,非常类似于国际上的私募基金,可是这种行
为在中国是触犯有关法律的,连K先生自己都承认,“那些融资协议如果拿出来,连见证并签了字的律师
都是要蹲监狱的”。可是,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决意铤而走险,视法律为无物。这些人都学识渊博,
精通法律条文,个个都是这个商业社会中的顶级精英人士,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所有人都突破了自
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在这个意义上,“中科系”的成形与K先生之得逞,可以说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耻辱
当股权到手、资金到位、共犯结构形成之后,K先生和小丁开始了他们的庄家运作。其手法与康达尔
时期几乎如出一辙:不断发布资产重组的利好消息,大规模地对倒推高股价。而其重组方式之一,便是他
控制的系内公司之间的排列组合。
2000年7月,在他刚刚得手中西药业之后,便急匆匆地宣布:中科创业与中西药业等公司成立全资公
司,着手先进癌症治疗仪器——中子后装治疗机(简称中子刀)的生产与销售,其后又宣布两家公司将共
建“中国电子商务联合网”,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大联合,创建一个跨区域、跨国界的大型网络平
台,修建一座“极具创新意识的超级电子商务大厦”。此外,他还宣称中科创业将与一家名叫海南中网的
公司——它自然也是K先生自己注册成立的系内公司,组建“中国饲料业电子商务投资有限公司”;将在
西北地区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具有防止流沙和药物开发双重效益的苜蓿项目的开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
述言之凿凿的闪着金光的重大工程,除了苜蓿项目曾投入100万元之外,其余均是空中楼阁,无一曾经被
实施过。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三)
◆吴晓波
因内讧而造成的***
让人感慨的是,这个惊天大的崩塌,不是因为事情真相败露或操作失误,而是由于系内人马的内
讧。
发动内讧的第一人,就是本次炒作中获益最多的朱大户。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朱大户其实并没有参
与很多具体的操纵业务,他的本职工作是死死抱住自己名下的股票,无论涨跌,咬牙不抛。根据他与K先
生的约定,他必须一抱5年。两年以来,他的股票市值从亏损2亿元翻身陡增到了获利10多亿元,简直如做
了一场甜蜜的大梦一般。可是,要他每天抱着这么一大笔账面财富不得动弹,简直是一种煎熬。他几乎天
天被一些很现实的疑窦和诱惑所困扰,万一***发现了中科创业是一场怎么办?万一K先生暗地里
抛股把他甩了怎么办?一个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消息是,北京的***已放出风声要加大监管力度,难道他
们真的看不懂“中科系”这些几近小儿科的重组游戏吗?在这种巨大而莫名的忐忑不安之中,朱大户决定
不玩了。
2000年5月,正当新婚不久的K先生鏖战股市、雄心勃勃地构筑“中科系”的时候,日日盯盘的小丁突
然告诉他,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不明的巨手抛家,在不断地抛出股票,有好几次,每天都在1500万元左
右。根据他的判断,除了朱大户,没有人手上有这么多的股票。
K先生找到朱大户,后者倒也坦然,毫不惭愧地坦言:“我不玩了。”朱大户赖皮毁约,把K先生逼到
了无比危险的境地。8月的一天凌晨,正在睡梦中的K先生被人叫醒。一家跟他有深度合作、在港澳地区黑
白两道通吃的“北京公司”,告诉他,朱大户租用了几条小快艇把数十箱现金偷运出了国境,其数目应该
在11亿元人民币左右。K先生当即找到朱大户。K先生威胁道,那些跟中科创业合作的机构大佬们都已经非
常愤怒了,他们传话说,如有背信弃义的行为发生,绝不容忍。可是,朱大户已经死不回头了,他对K先
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股票总要卖出才能赚钱吧”。谈判结束后,K先生给他的律师打电话,问他如果
朱焕良完全失控,该怎么办?律师大吃一惊,半天才想出一句话:“你有没有把事情的严重性跟他讲清楚
?”K先生苦笑着说:“跟农民讲严重性,有用吗?”
如果说朱大户的中途脱逃让K先生如腰间中刀,那么,发生在“中科系”内部的“老鼠仓”则好像是
一群小鬼在撕咬他的四肢。
中科创业的股票20多个月天天上涨,自然让公司内部的人手痒不已,于是私下里建仓炒买股票,已是
一个公开的秘密。很多高层甚至利用自己与营业部的相熟关系,拿着公司的股票去做质押。K先生对这种
情况并非毫不知情,以前只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到朱大户开始大量抛盘的时候,他生怕稍知内情
的公司内部人也随之出逃,于是,在与朱大户谈判破裂后的9月份,他下令清查“老鼠仓”,要求所有公
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他当初打的算盘是,通过清理“老鼠仓”,把公司所有的资金全部聚拢,然后在
元旦之后逐渐抛盘,全面退出中科创业。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老鼠仓”的规模竟会有那么大。公司内部最大的“老鼠仓”居然是最受他信任
、与小丁并称“左臂右膀”的申姓总裁。她私自将公司的股票拿出去质押,建仓规模达数千万元。在K先
生的严令之下,以申总裁为首的“老鼠仓”们纷纷平仓出货,普通股民本来就对高位的股价颇为敏感,稍
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诱发大规模的出逃,于是,建在一片谎言之上的中科神话轰然倒塌。
中科创业的股价***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在度过了一个吉祥无比的平安夜之后,高傲了将近两年的
股价在圣诞节这天突然高空栽葱,一头摔在了跌停板上,更可怕的是,这一跌停就一连9个,股价从33.59
元一路下跌到11.71元,50亿元市值烟消云散。中科创业的崩塌迅速波及“中科系”的其他成员,中西药
业、岁宝热电等均上演跳水惨剧,股价数日之内腰斩一半。
这个时候的K先生如决战完败后的主将,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早已无能为力。在中科创业股价跌
停到第5天的时候,他托人传话给《财经时报》总编辑杨浪,表示愿意透露有关坐庄中科创业的内幕情况
。杨浪是他的老相识,原来是《中国青年报》的知名编辑,8年前那篇改变了吕梁一生命运的《百万股民
“炒”深圳》一文便是发表在杨浪负责的版面上。如今,斗转星移,人事俱非,K先生大概想让他的故事
有一个完整的见证人。
两天后的2001年1月1日,中科创业股价还在跌停风暴中,K先生在北京北辰花园别墅的家中与杨浪相
对而坐,煮茶一壶,侃谈中科往事。他认为,自己的今日下场是“上当受骗”的结果,是“性格中刚愎自
用的一面和文人性情的弱点令我贻误了战机,没能把握好转折机遇”。他透露说,在坐庄的过程中,与他
有染的机构多达400多家,其中不少都非常知名。他声称自己正在写作庄家自述,并已写了6万字,日后将
把真相全部大白于天下。
正当K先生在别墅中侃侃而谈的时候,“中科系”内部已是乱成一团,当日哭喊着把钱捧来的债主们
包围了位于国贸大厦33层的中科创业总部,有的人还往北辰别墅冲来。中科高层纷纷辞职,董事长和总裁
相继面见媒体,声称“我们就像是光绪皇帝,被吕梁架空”;“我们并不知道内情,是最大的受害者”。
1月5日,深圳中科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彻底与吕梁决裂”。
“中科创业”大惨剧
被抛弃的K先生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在家中坐困愁城。他一边整理有关文件、协议,一边宣称在等
司法部门或***来传讯他。很多人对他主动现身暴露内幕非常不解。《中华工商时报》评论员水皮在《
吕梁为什么跳出来》一文中说:“他此时觉得待在大牢里比待在外面被人追杀更安全。”
K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被关进大牢。2001年2月3日上午,北京警方到北辰花园别墅将他
抓获。9日,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K先生突然神秘失踪。据称,“那天他披着军大衣潜离,消失在初春亚
运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据分析,最终,他的结局可能有三种:至今潜藏在国内的某个地方;出逃到国
外的某个地方;被人谋杀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无论死活,那个文学青年吕新建、股评家吕梁和庄家K先生
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说出所有的秘密了。
神奇小丁的结局是这样的:他和妻子躲在一个亲戚的家里,幻想K先生会死里逃生给他打电话,然后
再重整旗鼓。他在北京的岳母家接到了恐吓电话,来电威胁说,若他踏进北京城半步,就会剁了他的脚。
公安机关于2001年4月将他抓捕归案,在拘留所里,他一夜愁白了半边头。第二年的4月,他以“操纵证券
交易价格罪”被判处***4年并处罚金50万元。他在法庭上说:“面对那些受损失的投资者,我感到
非常惭愧。”
那个股价曾经上天入地的康达尔的结局是这样的:2001年5月,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
股东议案,宣布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中科
创业”变更为“ST康达尔”。日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股民,比较1999年底的康达尔与2001年底的康达尔,
会发现公司头上无非多了一顶“ST”的亏损帽子,而不会想到其间竟还隐藏着一段如此血腥而壮观的“中
科创业”大惨剧。
(选自《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想知道德隆,必须要了解掌舵人唐万新
唐万新的故事是从整整20年前开始的。1986年,唐万新承包一家名叫“朋友”的彩扩部,并从此开始他的商人生涯。唐出身新疆***市一个干部家庭,父母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支边的知识分子。唐万新是个天性不安分的人——两次考上大学又两次主动退学,他对经商的兴趣比读书要大,这与他父母对儿子的期望相差甚远。
那正是“十亿人民九亿商”的经商热年代。唐万新很快适应了新的“个体户”角色。新疆当时还没有彩照冲印机,唐万新就亲自坐飞机带着客户的胶卷到广州冲洗,或者托去广州的乘客代为冲洗胶卷。
唐万新还展现无师自通的“借鸡生蛋”的融资才能:彩扩部对外招工,唐万新要求前来报名的在家待业的女青年先交押金,这些押金为彩扩生意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
此外,唐万新出手阔绰,当时能乘坐飞机的大多数是新疆本地经济领域的实力人物,唐就此在当地银行圈结交了广泛的人脉。
据称唐万新在彩扩生意上赚了60万人民币,这在上世纪80年代并不是个小数目。后来唐又尝试过自行车锁、、魔芋挂面等诸多生意,但均遭到失败,他一度还欠下银行180万债务,差点被送进监狱。
“对一个魔法师来说,死只是生命的另一次冒险。”然而,对于唐万新来说,破产只是一个赌徒的另一次冒险的开始。侥幸逃脱牢狱之灾的唐万新又分别在海南热、新疆石油开发热中寻找机遇,但都不很成功。1990年代初中国股市创立,“杨百万”、“孙百万”等股市一夜暴富的故事鼓舞了唐万新,他开始打算到股市上寻找机会。
按照唐万新在公安局的供述,1992年,唐从朋友赵世平那里借了5万元一个人来到西安,在西安先后做了精密合金、西安民生、陕解放等十几家企业的法人股认购权买卖,然后再倒卖给新疆和深圳两地的下家。
这是很赚钱的交易。唐万新从中可以赚取每股0.5元到1.5元的差价。唐在供述里承认:“到1993年3月份,我就赚到了5000万元至7000万元。”唐万新以前在飞机上结交的金融圈的人脉此时发挥了作用,新疆一些金融机构为唐从事此种交易提供资金,使唐完成了大规模的法人股收购。
1992年,唐万新成立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此时,他已经完成了从屡败屡战的个体户到股市暴发户的蜕变。
这是个需要资金高速运转以及大量融资的行当。唐万新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融资平台。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进入唐的视野。唐打通各种关节,终于得以参股新疆金融租赁(德隆在2000年公开控股),并在1994年承包了新疆金融租赁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
在武汉,唐万新窥得金融机构的门径之后,精明地发现其中的漏洞和诀窍,他开始胆大包天地进行国债回购交易,分别向海南华银信托、中农信融得3亿元的巨资进行国债回购。这是唐第一次大手笔豪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豪赌成为日后引爆德隆的定时***之一。巧合的是,武汉也成了唐日后身陷囹圄之地,这是后话。
新疆金融租赁成了唐万新的第一个融资平台,借助于此,唐万新开始了“点石成金”的魔术游戏。唐万新继续在一级半市场上淘金,他总是抢在第一时间飞到准备发行新股的公司的所在地,然后雇佣大量民工认购新股中签表,等新股上市后转手卖掉。唐在西安、上海从事的一级半市场业务一直持续到2001年。
“(我)做一级半市场,前后一共赚了7亿至8亿元。”唐在供述中称。
“融资老鼠会”成形
“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古谚
1995年,唐万新遭遇证券市场上的第一次大溃败。
在当年的“327***”中,唐在国债期货市场上被强行平仓,巨亏1亿元。事实上,根据有关案卷,自1994年起,唐万新便纠集以前的朋友同学,即所谓的“德隆老战士”,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大举进入二级市场和国债期货市场。
这是一场中国早期证券市场的庄家对决。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方,与万国的管金生以及辽国发的高原、高岭兄弟为代表的空方,发生惨烈对决。在中经开的恶劣手段之下,管金生铤而走险、巨量抛空砸盘,最终导致万国爆仓亏空,高氏兄弟在穿仓后则远走高飞。中经开在6年之后因为在银广夏和东方电子***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被勒令清盘,也在2002年黯然退场。
此时的唐万新与这些中国股市早期教父相比,只是一个跟庄的大户而已,不仅如此,由于在国债期货中站错位置及跟错庄,还蒙受了1亿元巨亏。
好在还有一级半市场支撑德隆半壁江山。不过,在国债上伤筋动骨的唐万新并未放弃二级市场,他仍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操纵手法。股市牛人马晓全盘操控界龙股份的操作手法给唐万新留下深刻印象。
马晓炒作界龙股票时,开创了与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资金合作的新手法,他用手中的流通筹码抵押融资,同时继续大量收集流通股票,以至于几乎垄断界龙的流通盘。不过,马晓在通化东宝上肆无忌惮地***用此炒作模式,却最终惨遭阻击。
股市的韭菜永远都割不完,虽然马晓在通化东宝出局,但吕梁、唐万新等股市新庄家仍奉之为圭臬,纷纷效仿马晓的手法。“德隆后来在二级市场炒作老三股并没有什么翻新之处,基本模仿界龙在1994年的炒作模式,只不过把时间拉长而已。”一位操盘手如此评价。
新疆屯河1996年上市,彼时德隆持有其9%的股权,这个时候德隆在二级市场上开始悄悄吸纳屯河的流通筹码;此外,到1996年7月湘火炬也有70%的流通股筹码被唐万新吸纳。唐万新此时主要是以个人名义炒股,***用了以手中股票抵押融资、然后再次买入股票的循环抵押买入方式,这种股票质押融资成了日后引爆德隆的又一枚定时***。
但是,到了1996年底,股市形势突变,股价暴跌,在这种情况下唐万新如不追加保证金将有被强行平仓之虞。更严重的是,中央开始整顿金融秩序,清查金融租赁公司在各证券交易中心的资金业务,那些租赁牌照到期的则需要重新领证。
屋漏偏逢连夜雨,新疆金融租赁此时还面临人事更迭,这意味着唐万新挪用新疆金融租赁3亿多元资金的违规行为将很可能曝光。德隆另一高层人士王宏在供述材料声称:1996年底,德隆资不抵债1亿元;德隆负债总额4.2亿元左右,其中欠新疆金融租赁的即有3.2亿元;而德隆资产总值仅3亿多元。
唐万新面临第二次破产危机,迫切需要融入巨资填补在新疆金融租赁的黑洞。唐万新在庭审中承认,他解决危机的办法是“以毒药解毒药”。
金新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唐万新的***目标。在中央清理金融秩序的风暴下,金新信托的原大股东欲转手金新信托股权。出手阔绰的唐万新再次打通各种关节,通过新疆屯河曲线收购金新信托的30%股权。在股权尚未交割完毕之际,唐就迫不及待地率领王宏等德隆老战士进驻金新信托。
类似的故事接着在金新信托上演:唐万新继续施展腾挪***,利用金新信托违规融资。德隆通过挪用资金、债券、债券保管单等违规方式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融到5亿到7亿元资金。唐万新终于以更大的毒药化解了德隆1996年底的危机。王宏在供述中承认,作为经手人,他为此害怕,“我感到恐惧,后怕,无奈”。
金新信托逐渐取代新疆金融租赁,成为唐万新的第二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唐万新通过金新信托在全国设立了20多家办事处,建立委托理财业务融资网络,至此,一个全国性的“融资老鼠会”已然成形。
此外,金新信托还成了唐万新的炒股通道。武汉检察院的***书声称,“19***年3月,唐万新组织洪强、唐万川、张业光等人利用金新信托上海宁武部营业部作为操作平台集中买卖‘新疆屯河’股票。”
长庄下的产业整合神话
唐万新能很快领悟并学会庄家的各种操纵手法。不过,他性格中有太多狂想成分,这让他始终没有学会最重要的风险控制能力———抑制内心的贪婪。 ———一位操盘手
在利用金新信托炒股的过程中,唐万新渐渐感到马晓模式的弊端。新疆屯河、湘火炬被高度套牢,相形之下,君安证券重仓持有的四川长虹通过数年的大比例送股,股价累计涨幅惊人,高达400%。君安证券借以从高位从容出货,获利超过40亿人民币。
君安的成功让“炒股炒成股东”的唐万新艳羡不已,他意识到:庄家需要控制上市公司,然后操纵上市公司大比例送股,才能在二级市场赚钱。
19***年5月,新疆德隆董事局会议在北京达园饭店召开。唐氏兄弟一直把所谓“达园会议”吹捧为“德隆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认为这次会议确立了“产业整合的战略路线”。
真相却是灰色的。根据记者拿到的武汉检察院***书,这次会议上德隆实际上确定了集中持有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票的操作方案。此后,新疆德隆逐步完成了对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收购,并继续组织洪强、董公元、张龙、唐万川、张业光等人在二级市场集中买卖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的流通股票。
唐万新开始在两个世界跳舞:其一是通过金新信托继续委托理财以获取资金,同时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筹码、炒股获利;其二是通过上市公司完成产业整合,成为所谓的“成功实业家”,以报自己当年在实业领域屡战屡败之辱。
这是危险的舞步,19***年以后德隆规模膨胀,金新信托的账外债务持续扩大,这仍然是一个“以一个更大的黑洞来填补前一个黑洞”的饮鸩止渴的游戏。“没有利润来源,完全是净消耗”,王宏在供述中感到茫然无助。
然而,唐万新仍乐观不已,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在他眼里,只要能在股市上迅速赚钱,就能够使用这些利润大大方方填补这些资金黑洞,兑付危机迎刃而解。
1998年8月,唐万新在上海召开新疆德隆董事局扩大会议。根据***书,唐万新进一步明确了“集中持股”方案。之后,操作“老三股”的地点转移至上海大厦16楼。唐万新因为要到北京去组建德隆总部,操盘工作交给唐万川和王恩奎(两人分别为唐万新的三哥和姐夫),两人都直接向唐万新汇报。唐万川具体负责买卖“老三股”,王恩奎负责老三股的统计。
2000年3月,德隆收购重庆证券并将之更名为“德恒证券”,老三股的操作平台也由金新信托转移到德恒证券。***书显示:由王恩奎根据统计数据以及唐万川的指令来协调金新信托和德恒证券买卖老三股的先后次序。
在德隆向老三股派驻高管后,老三股在数年时间里连年推出高送股方案,股价也是节节上涨,账面利润丰厚。唐万新在德隆出事后在一封长信中称:“至2000年,累计为客户赚取了30多亿元利润。”
然而,这成了无法兑现的账面利润。在2000年的大牛市中,当唐万新看着股市越来越疯狂时,他隐隐感到不安。有圈子里朋友建议他趁高位出货、了结利润,但唐万新固执地认为股市能涨到10000点,“不愁出不了货”。
这一时间,据唐万新的供述书,除了操作老三股外,“我还买了祁连山、三峡水利、秦丰农业、亚华种业、人福科技、青岛双星、华北制药等(股票)。”
因此,老三股只能屹立不倒,这是德隆在资金市场上构建“老鼠会”和基地股票做庄的标杆和品牌。做庄规模铺得太大的唐万新在这场危险游戏里已经欲罢不能,一位熟悉他的操盘手则称“唐对内心的贪欲失去控制”。
此外,唐万新甚至相信了自己编造的“产业整合”的神话,德隆实业体系大概能带来6亿元的利润,然而,唐在股市的护盘成本一年就要10个亿。
击鼓传花戛然而止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多米诺骨牌的游戏,终于进入了它最后也最具观赏性的阶段。 ———袁剑《中国证券市场批判》
2000年底长庄股中科创业***。长庄先行者“K先生”吕梁仓皇出逃。吕梁与唐万新渊源甚深。吕梁的名片上身份众多,其中赫然写着他是德隆系两只股票的策划人。
中科创业***无疑是这场危险游戏倒下去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不少吕梁的委托理财客户同时也是德隆的客户。在中科创业***后,这些客户也要求德隆还钱,这是唐万新碰到的又一场兑付危机。
2001年初,金新信托有41亿元委托理财资金要求兑付。在不少地区甚至出现群情激愤的客户打砸营业部的行为。唐万新从这时起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处于被追债的境地,以至于唐在供述书里哀叹:“自己也成了融资员。”
此时,唐万新发现在老三股上根本无法出货,股市已经走熊,老三股一旦出货就意味着***。唐的一位朋友回忆,“我对唐万新说:‘你应该放松下来!’可是他做不到,因为他知道,一旦放松下来,他和德隆就会崩溃。”
2001年,德隆先后在杭州西湖数度召开会议,几次会议的内容都是如何拯救危机。唐万新与其他7名董事在两项内容上出现严重分歧:一是唐万新认为要挽救金新信托,其他董事则建议让金新信托破产、断腕自救;二是唐万新主张从老三股出货,但其他董事坚决反对,因为德隆体系的庞大“老鼠仓”隐藏其中,利润丰厚超乎想象,出货***显然与这些董事的利益相悖。
会议的最后结果就是把这场危险游戏玩大:保留金新信托和暂缓老三股出货。唐万新知道自己已经套上“停不了的红舞鞋”。在2001年的寒冷冬天,不可一世的唐万新深感恐惧,他草莽性格中显现脆弱的一面,他对身边人哭道:“德隆有救吗,我能挺过去吗?”
但是哭过之后牞唐万新继续选择铤而走险。此时金新信托已经失去客户的信任,唐万新在供述书中承认:“只要说是德隆的机构,就立刻出现挤兑风波,以德隆的名义再无法做下去。”唐万新需要打造一个新的融资核心平台。2001年10月,在唐万新部署下,上海友联替代金新信托成为处于核心地位的新平台。
唐万新把贪婪之手伸向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收购金融机构的目的无他,就是为了更方便融资,扩大融资老鼠会。友联逐渐成了整合德隆旗下林林总总金融机构的“司令部”。德隆体系控股及参股的金融机构达到21家,收购了南京大江国投、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健桥证券等数家证券信托公司,以及昆明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等商业银行。
唐万新还创造性地谋划出“委托控股”的隐蔽收购模式以躲避监管,即:用客户的委托理财资金收购金融机构股权,股东名册上则仍显示为客户,但实际由德隆持有。唐万新出手阔绰和金钱开道的作风,是其进军金融机构屡屡得手的关键因素。
收购或参股之后,德隆很快露出峥嵘面目:这些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很快通过挪用、抵押、担保等手段流失于德隆庞杂的体系中。德隆旗下金融机构以委托理财方式融资450亿元,其中未兑付金额172亿。此外,德隆系企业前后从多个地方的商业银行挪走资金数十亿。甚至德隆系的实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也沦为唐万新的***机。重庆实业被德隆令人发指地提走将近10亿人民币。
德隆违规融资的资金大多数投入股市。根据***书,从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唐万新将老三股的操作平台再次由德恒证券统一到金新信托;从2003年10月起,德隆国际安排中企东方统一操作老三股,唐万川负责总操盘。
公诉人还对德隆的操纵进行一次总清算。按照***书,自19***年到2004年4月14日止,唐万新等人利用自有资金和部分委托理财资金,使用24705个股东账号,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法,长期大量买卖老三股,造成三只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这段时间内,新疆德隆、德隆国际买入“老三股”金额678.36亿元,余股市值为113.14亿元,按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原理,计算余股成本为162.30亿元,共获累计既得盈利为98.61亿元。
这是一个“挖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只要不断有新的客户资金被骗进来,偿还旧客户的资金,这场击鼓传花的就能维持下去。事实上,通过每年资金的不断借旧还新,德隆早期进入“老三股”的成本早就回收,并非业内人事所宣称的“善庄”、“傻庄”。
唐万新疯狂地把游戏玩大,德隆一高层人士颇有意味地对英国《经济学家》称:“德隆大而不死。”
不过,勒在德隆脖子上的绳索已经收紧。2003年底,新疆啤酒花董事长卷款潜逃,新疆上市公司担保圈由此岌岌可危,各大商业银行开始自查关联方贷款。
唐万新此刻感到大难临头。2004年1月4日,德隆董事局在海口召开扩大会议,唐万新终于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做出纵有损失也要将老三股抛出的秘密决定。“大不了18年白干了。”唐说。
可是为时已晚。2004年4月3日,这是唐万新40岁生日。10天后,合金投资遭遇跌停,德隆帝国彻底崩塌前第一块巨石滑落的声音已经清晰可闻。次日,老三股全线连续跌停,老三股全面***。
转瞬间,德隆帝国分崩离析。
德隆大事记
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这是德隆帝国的开始。
1993年,德隆参股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后来新疆金融租赁成为德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
1996-19***年,德隆相继入主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及湘火炬,并陆续在三只股票上建仓,开始了疯纵股票的历史。其间,德隆还收购新疆金新信托,填补挪用新疆金融租赁公司3亿元巨资留下的窟窿。
19***年5月,德隆在北京召开达园会议,这次会议被德隆自己认为是“德隆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所谓的“产业整合”战略,实则是确定德隆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炒作方案。
19***年-2001年间,金新信托在全国设立30余家办事处,开始大规模展开委托理财业务。
1999年,德隆将总部从新疆迁往上海。德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初,受中科创业***影响,金新信托有41亿元委托理财资金需要兑付,这是德隆又一次兑付危机。
2001年6月,上海友联成立,友联逐渐发展成为整合德隆旗下各种金融机构的“司令部”。
2002年,德隆相继控股昆明市商业银行、株洲市商业银行和南昌市商业银行,开始把手伸向银行体系。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资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机全面爆发。
2004年5月30日,德隆国际召开了董事会暨危机处理工作会议,首度承认“德隆全系统处于危机最深重、困难最严重的时期”。
2004年6月8日,德隆危机进一步升级,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同时开庭审理了两起有关德隆的案件,各地债权人纷纷通过法律途径向德隆索债,德隆在各地的资产大部分被冻结。
2004年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与华融公司签订了《资产托管协议》,三公司将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权托管给了华融公司,由华融公司行使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利;9月4日,华融接受中国***委托对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进行托管经营。
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唐万新没有选择逃避,最后还是回国受审。
主要是我不需要资金,但只要你做我其中一部分粉丝,你自己做就行。
这个问题居然是粉丝邀请我回答的,那我就回答一下吧,一般系统邀请我回答问题,我很少回答。
您提的这个问题,寻找实力操盘手,能找到吗?我觉得肯定是能找到的,但是要看机缘,因为你是个人资金,资金规模再大,也会和机构资金或者银行委外资金差一定的距离,好的实力操盘手一旦在这个市场证明了自己有长期稳定赚钱的能力,马上会有机构上门来谈合作,因为这个市场永远不缺钱,缺的是证明赚钱能力的人,实力的操盘手在这个产业链条里是稀缺的,所以个人资金最大的机会是这个实力的操盘手还没有完全被这个市场熟知的状况下,或者名气很小的状况下,合作机会更大!
如果你找操盘手给你几个建议:
1.需要合法合规的操盘。
2.你需要看懂操盘手过往业绩,包含业绩时间跨度,资金回撤力度,最大亏损,盈亏比这些重要的参数。
3.识别操盘手过往业绩是否有运气成分。
4.了解操盘手的市场适应能力,是否各种市场都能做,各种品种都可以做?股票如果熊市,是否有赚钱的能力?
随便练练手。
钱到位的话,不愁找不到操盘手!
好的操盘手肯定民间有很多,又人选择买基金,有人选择买私募,民间也有很多高手;但股市都不认这些,因为股市没有专家私家,只有输家和赢家。
在股市输得很惨的什么人都有,自从股市开盘以来,公募私募,机构大佬,跳楼的把自己玩不见了的人,多了去了。
现在你说有资金,要一个人或者团队来帮你操作,这个需要互相沟通了解很多;比如模式,时间,风格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重要的是,信任很重要,你想啊,对一个陌生人怎么才能达到短时间产生信任是很难的,你一定要想清楚。
您的这个想法大概率行不通,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高水平的操盘手很难找到高水平的操盘手本来就是股市里的稀缺***,一般人不容易接触到,即使你恰好结识了这样的人你也不一定有伯乐的眼光,搞不好就找了个冒牌货,你不懂马如何相马。
2 高水平的操盘手不一定愿意与你合作高水平的操盘手对资金方是非常挑剔的,资金方光有钱不行,必须得有投资修养,至少也得算算缘分,看看面相。因为如果投资人不成熟,就大多数都会失败的。
3 投资人的认知与操盘手的认知有差异认知差异可能会让一项互补的合作无法持续下去,就像 社会 中的婆媳关系一样,认知差异使合作双方会互相消耗,就像中国足球一样即使请了国际顶级教练,仍然冲不出亚洲。
建议如下:1 选一家长期稳健的基金,直接买基金。
2 花时间去物色优秀的操盘手,前提是必须使自己的投资修养达到一定水平。
买基金就行了
资金和操盘手的故事就好比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首先,你有资金,但是水平不足,需要找优秀的操盘手,那么你就是伯乐,你在寻找千里马,那么千里马有吗?答案是肯定的,就看你怎么找了,而且千里马确实不好找,要看你找的方法,要看你找的眼光!
其次,千里马其实也在找伯乐,有句话叫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有实力的操盘手也有,他们有时候也需要伯乐挖掘他们,实现新时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重演!只是在国内大多高手都是草根交易员,生活在民间,隐藏在生活里,高手需要悟性加实践很多年才能走出来。
最后,希望你能找到千里马操盘手,也希望有实力的操盘手能在你的手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新的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手里有很多闲置资金,但是自己的炒股水平不行,想寻找有实力的操盘手,能够找到并且成功合作的几率不大。
因为操盘手的真实水平是一个未知数,只有真正实盘操作之后才能够得到证明。况且真正有实力的操盘手,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操心受累的替别人操作,因为如果真的有水平的话,用自己的资金也会逐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操盘手与资金提供方的利益划分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实现了盈利怎么都好说,如果出现了本金亏损的情况,是一个十分麻烦的事情。
所以说,如果手中有大量闲置资金,同时又看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来分享市场的上涨红利。或者买入一些优质的行业ETF基金,通过购买后的长期持有来获得利润。
李彪发明了跌停板洗盘法。
1999年4月,郑伟和李彪因为利益冲突而分道扬镳。
李彪在分得一部分股票和金钱后,将在金易公司里的亿安股票转到了欣盛公司。
李彪是青岛木子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长。
自命为“全球第一博客”的缠中说禅因患鼻咽癌于2008年10月31日去世了,其另一身份是《基金分析》专栏作家木子。据传,其离世时还不到40岁。可能就是李彪。
当时,李彪操盘亿安科技时,其弟弟李彬却受了牵连。
据广东《信息时报》披露,2001年4月被中国***下了罚单的广东欣盛、中百、百源和金易四家投资顾问公司的“幕后老板”,是一个叫郑伟的北京人。据说神通广大。
郑伟的公司在北京注册,在广州***和融资都不方便。于是郑伟控制了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金易的法定代表人叫李彬,但他不懂股票,也从没有露面,公司的实际操纵者是其胞兄李某。而***已经披露与郑伟合作并具体负责操盘的正是李彪。
开始时,李彪可能没有想到事情败露后会将无辜的弟弟牵扯进来,并使其遭受重大创伤。巧合的是,缠中说禅也常常在博客文章中流露出对不起弟弟。其弟弟一直无法原谅李彪,而这个一直无法解开的结,也在内心深处折磨着他。
足球大2.5是指大小球2.5,大小球2.5就是庄家的一个预估。通过对该场的进球数设立一个关卡,让玩家大或者小来博弈。
大小球2.5意味着非输即赢。不管比赛提出多少球,要么就是输,要么就是赢,不会有走水的可能。当踢出0~2球的时候,小2.5球赢;当踢出三球或三球以上时,大2.5球赢。
进球数在大概率是2或者3。这并不是肯定的说法,只是操盘手们从以往双方的对阵结果,双方近期状态及进球数,那估计本场比赛的进球数在2.5左右,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两球或者三球。但是球是圆的谁也不能确定,这仅仅是一个估计。
大小球影响的因素:
比赛能否出现大小球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天气,天气如果比较恶劣,下雨天地面就比较容易打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球队都很难以获得进球,最终的结果比较偏向于小球。
同时在比赛开始之前也要查看每一支球队当前的伤停情况,有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球员,他是整治球队最关键的得分手,如果他因为犯规或者伤病的原因无法登场,那么球队的综合实力水平就会大打折扣,最终难以打出大球。
转一篇文章过来吧。这个行当基本都是一赢二平七负。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夹着尾巴做人。
《穷爸爸,富爸爸——我的交易人生》之一
我叫李大鹏,是86年生人,我的父亲是一位老股民,从95年便开始炒股,记得***年的时候,那会我读小学五年级,我家就买上了第一台电脑,我依稀记得还是AMD K5-133的芯片,32MB的内存,2.1G的硬盘,那会电脑可是稀罕的物件。需要购买安装炒股行情卡,每年的服务费比得上很多人2、3个月的工资。我的父亲可说是最早一批用上电脑炒股的小散户。
父亲的炒股风格非常典型,就是散户思维,我现在更加倾向于称其为“输家思维”,以这种思维来说,必然是会失败的。跟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
一、 频繁交易
我父亲交易非常频繁,我记得那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常常听到父亲告诉我,他看好什么什么股票、什么什么板块,什么什么行业,做了非常头头是道的分析:国家政策出台、某最新数据表示、研读年报后的重要发现等等。但往往下了如此大功夫去研究、去分析的股票,他却只留一、两周便卖掉了。卖掉之后为了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他会告诉我更多新的消息,例如:国家政策解读有变、某某最新数据表示(另一个数据,与之前的数据矛盾)、听到股吧里传出什么消息或者年报的其他解读等等。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印象,做股票的人都是精神分裂症。
后来我自己做股票之后才知道,这便是人性,人无论做什么事,做了之后都倾向于给与自己的决定以合理性,会找各种理由和捕风捉影的讯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无论这个决定与下一个完全相反的决定之间间隔的时间有多短,都不妨碍他们为自己找合理性理由用以支撑自己的人性。
而频繁交易的缺陷暴露无疑,我父亲是个非常刻苦认真的人,频繁交易带给他的压力巨大,迫使他每天消耗大量的时间在研究盘面、分析信息上,这给我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留下了巨大阴影,父亲沉迷其中,陪伴我的时间少之又少,再加上频繁换股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让父亲情绪化的性格更加阴晴不定。常常小时候回家莫名其妙一通揍。后来我就懂了,肯定是股票跌停了:)。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之后,觉得也还是没什么,就当父亲不存在了。
后来我大学时候,父亲才告诉我实话,炒股十来年,从未赚到过钱,一直在亏,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手续费。听罢,我无话可说。只知道,这些学费不能白费,我的父亲就是我的反面交易人生,我必须回归正面,不让这些学费白交。
总结:利弗莫尔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说过一种愚蠢的人,原文如下:有一种傻瓜,叫华尔街傻瓜,他们认为必须无时无刻进行交易,抓住能看到的每一次机会,不然就不会赚到钱。频繁交易是最简单的让账户归零的方法之一,它破坏你的交易系统,损害账户本金,毒害交易心态,让人失控,让人疯狂,让人不知道自己刚刚究竟做的是什么。我从不试图在清晰或不清晰的趋势中去挑战市场的智慧,跑到中间去做高抛低吸拉低成本的事儿(这是最愚蠢的自以为是)。
二、 崇拜主力
我记得父亲那会难得在家聊天,谈论的最多的必然是股票,饭桌上你如果见到他手舞足蹈的挥舞着筷子、嘴里喷着饭粒、兴奋的讲述着他的股票如何如何时,你就知道他今天肯定赚钱了(浮赢)。而常常提到嘴边的话,便是主力怎么怎么样。我从小就听主力的故事长大,直到现在,我也没见过主力是个什么东西,它究竟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一个公司或者一群金融财阀、还是一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绝世高手?
在我父亲的口中,我得知主力是某种极其神秘的生物或者不是生物(whatever),他们来无影去无踪,他们只留下神话不留下姓名,他们没有电话号码也没有办公地点,但是他们可以在顷刻之间左右股市,在数年时间里操控一只股票,让它从5元翻翻到30元。他们力大无穷,金钱无数,可驾驭股票的生死,可左右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
基于此,我的父亲热衷于分析主力资金的动向,花数万元购买一些LEVEL2的证券软件来分析资金动向,密切关注每天证券营业部的成交数据。对涨停敢死队、社保国家队等等“诸神”如数家珍。热衷于研究什么样的技术形态,说明主力在吃货,什么样的下跌,是主力在洗盘,什么样的缺口是主力要拉升的前兆,什么样的形体组合是主力在派发筹码……不胜枚举。
哦,我后来才懂得,原来这就是“神”。人性让我们对自己无法解释、无法驾驭的力量怀有好奇与崇敬之情,人类曾经数千年来都无法解释雷电,便有了雷神(西方)、雷公雷母(东方),可见,无论你在地球上的哪里,人性都是共通的。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解释,这会让人类的大脑极不舒服,所以需要有一个形象来诠释“它”。如此一切都合理,一切都顺理成章,人类终于可以安心了。天上巨大的雷暴,那是雷公生气了,因为我们不奉献祭品!股市莫名其妙的下跌,那是主力在出货了,因为某某市场传闻!看看,多么相似的一幕。
总结:20岁之后,我理解了父亲他们对主力的崇拜之源,在于A股成立之初本就是个乌烟瘴气的市场,那会确实存在能指名道姓的市场主力,他们内幕交易扰乱市场秩序,并且确实可以左右市场。但我从不说主力(什么是主力?我快忘记这个词儿了!),因为我知道,越大的市场越无所谓主力(有形的),而有另一种“主力”,那就是趋势的力量、宇宙的规律、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从A点到B点,价格有价格的行动轨迹,中间的辗转反复,是基于众多人性***的反射,但最终“他”会到达“他”该去的地方,这是趋势的要求。我不在乎主力有没有出货,我不在乎大资金的动向,我不在乎什么是洗盘,什么是出货,什么是吸筹。我只知道,我只做我能看懂,且能把握的明朗趋势。我只报陈守缺坚持系统,趋势不证明自己被破坏被颠覆,我就无动于衷,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的系统自然会告诉我。
三、 喜欢靠近市场
我的父亲很爱走进市场,营业部中的大爷大妈是他的好朋友,他在这些老人家中享有盛誉,因为他分析头头是道,专业词汇使用频率高,文笔极佳。在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我父亲就爱跑营业部,面对面交流,甚至在做过证券公司组织的演讲,分享自己的观点。在QQ群刚兴起那会,他有自己忠实的粉丝团队,粉丝们在群众聆听他的教诲,追逐市场热点,各种盘中T+0,各种高抛低吸拉低成本。这些中老年人们的反应之敏捷,对市场热点消息的了解程度,让我佩服不已。
他们离市场非常近,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草木皆兵。我曾经劝说父亲降低交易频率,买了股票之后多放一放,父亲却说拿不住,“那么多信息出来,随便那一条都会导致股价***动,捏着不动我岂不成了无耳无眼的傻瓜了?”
总结:后来我才悟到,我为什么能够做一个系统的周期1整年只交易两次,一次买一次卖。因为我有一种钝感力,我不仅迟钝,并且远离市场,我不关心国家政策,任凭你半夜鸡叫,我知道下个月,大趋势依然该如何如何,周线级别的趋势,你随便爱怎么叫怎么叫,它自有步伐,我的系统自会跟随,我按系统办事。我依然会得到这一年足够亮瞎所有市场中心人士的回报。
四、热衷止损
我的父亲热衷于止损,他知道止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能止损,且爱止损,他对止损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买到之后跌幅3%,止损。时间超过3天不涨,止损。消息面变化,止损。政策不利,止损。分红派息不理想,止损。主力资金在流出,止损。止损的理由真不少。风险把控极其严格,割起肉来毫不犹豫,挥刀自宫有一套,最后账户真的成功自宫了。止损是必要的,但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止损,为了止损而止损,不过是频繁交易的自取灭亡。
我不是说止损不好,恰恰来说,明智的止损不仅是投资的至上法宝,也是人生的至上法宝。我们在对一件已经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事情,能够***取的最好方式就是止损。追女生的时候,别人都和相好的睡下了,你还不屈不挠的送上爱心早餐和陪聊时间,这便是不明智的,股市里也是这样,趋势已经自我否定了,或者走在了否定的路上,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止损更好的方法。但是我的父亲往往是这样错的,他们看不出来股票已经和相好的睡上了,也许股票只是短期内进入了拉锯期,不常常给你来电话而已,又或者是谁家小谁,他甚至连股票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却跟你分析了一下股票可能看不上你,你便止损了。
而且我的父亲有个好玩的地方,很多投资者也一样,他买入一只5块钱的股票,止损设置在4.5,止盈设置在5.5。于是开始入场。我想不到这样的游戏有什么意义,总之我不会这样做,我的止损也许比我父亲钝化,额度高一些,那是因为大级别的趋势只能给与更多的空间。我会用仓位控制来把握风险。我可以亏1块钱,但是要博的是10块钱的利润。只有大赚小小赔,才能把资本越做越大。用我的系统把握到一个我能做的时间级别的趋势(都是周线级别的),止损设置在关键的趋势破坏点,我在破坏点附近入场,与趋势共舞。
总结:止损不可怕,频繁的止损依然要了你的命,如果你不懂什么叫小小赔大大赚,这场不公平的游戏注定不适合你。
五、 死不认错
这与前面的热衷止损是矛盾的,在投机市场中的人性往往就是这样,极其矛盾且纠结。我父亲会因为小的损失而止损,比如连续数日2-3个点的浮亏,会让他很难受。忍不住止损后拿钱去做另一只看上去很有钱途的票,频繁的换票,弱势股换强势股(看上去的,换了之后基本上立刻就会成为弱势股)。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幸买到后就大幅下跌,趋势单边奔溃时,我父亲会非常的沉稳,告诉我一切都是暂时的,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并且为了知行合一,他会在大跌之后买进摊薄成本,越跌越买,越买越跌,然后没有悬疑的割肉。然后再次重复热衷止损与死不认错的这个循环的过程。
总结:看到这里的读者可能会笑,不过永远别嘲笑别人,我们稍不留意就会犯下如此的愚蠢错误。而且还会不停的犯,走不出来。这是很大概率的事情,所以我感谢我的父亲,他让我能够站在一个超脱的第三人称视角看待人性的可笑和荒唐,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中,这一切更加直观。
小时候的我,恨我的父亲,他炒股亏钱,亏钱就打骂我,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对母亲冷漠无情,过生日都没有给我买过生日礼物。对家,对我漠不关心,沉迷股票不能自拔,越炒越亏,越亏越炒,却不知自己错在那里。我小时候曾经最恨的便是股市,看到电视机里出现股评我就马上转台(现在我也不看,好多年过去了,电视里的股评人士看上去还是那么***丝加搬砖),因为不转台的话我父亲就会过来看,我就看不成动画片了。他会一边嚷着快去做作业,一边抢过我手中的遥控器,把音量调到震耳欲聋……
我不曾想过,曾经让我童年蒙上灰暗的股票,曾经让我发誓不炒股,把炒股当作来对待的我,却很顺利的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大学学的是金融学,19岁便***炒股。我父亲的纠结与痛苦我也得以一一体会。那会是06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初期,让我体味到了赚钱的轻松与惬意,我的父亲那会也赚钱赚的很开心。尽管如此,2年的大牛市行情,我依然只赚了63%,就在2007年10月的时候,我加大投资,把家里准备给我结婚买房的钱投入进来做股票。
08年,我毕业出来工作,工资1000元。那时我全仓买入中国神化,神坛崩落,死不认错,81元走到18元。一天时间,我一年的工资消失殆尽。我记得那会每晚哭醒,半夜坐在床头哭,哭累了继续睡。除了亏钱让我难过,还有更多的东西让我奔溃,我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我才归纳出来有三点:1、不知道会亏到哪年哪月,还能不能解套。2、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有本事把亏掉的钱赚回来。3、我不知道我是否适合做股票投资,是否还能够做投资。
而现在的我,自信且平静,我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资金管理体系傍身,我熟悉风险就像他们是我的亲儿子,我驾驭风险,迎娶风险。我终于能够在几年前确认,我能持续的从市场中赚到翻数倍钱。我总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第一步,能够依靠交易成为自己人生的操盘手。但是我知道,股市赚钱依靠自己的资金,并不会比工资的涨幅多多少。我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不断的学习,更多的爱投资的朋友们,我仅仅只有28岁,人生还有大段的时光可以用来书写***,而投资生涯的里程碑,才刚刚开始。
就在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有很多理念喷薄而出,有些是对现存投资理念的颠覆,我曾经不愿意分享,把这些东西都锁在加密的文件夹里,但是未来,我愿意分享出来,与大家共享,甚至,我希望能够成为利弗莫尔或者曹仁超那样的人,为他人,为我的孩子,留下珍贵的理财智慧。谢谢大家。
关于我的故事有可以写一本传记,我会留在以后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还在迷茫中的朋友们带来启示,也希望能够吸引到爱投资的朋友们一起交流。请期待我的更新。
原创首发于1828***,转发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