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规则11人制足球规则
一.球场
(1)面积:
球场必须是长方形,它的长度,不能超过一百三十码,也不能短于一百码;它的阔超
过一百码,也不能短于五十码。(国际比赛的球场,长度为一百一十码至一百二十码,阔度为七十码至八十码。)无论任何情形,长度必须大于阔度。
(2)界线:
比赛球场必须有清晰的界线,线宽不得超过五英寸(12公分),也不能有V字形的凹沟。两边较长
的线,叫做边线;两端较短的线,叫做端线(或球门线)。 在球场的四角,应各竖一平顶的小旗
杆一支,旗竿的高度不得低于五英呎(一公尺五十公分);又在球场中线的两端外,至少距边线一
码的地方,也应各竖同一式样的旗竿一支。 中线应横过球场,球场的中央应划有清晰的一点,且
应以这一点为圆心,十码为半径,划一圆圈。
(3)球门区域:
在球场两端的端线(球门)上,各距球门柱***的地方,向场内划一条***长的垂线,使与端线
成直角,更划一线将这两条垂线伸向场内的两端连接,并与端线平行,在此三线与端线以内的地
面,名为球门区域。
(4)罚球区域:
在球场两端的端线上,各距球门柱十八码的地方,向场内划一条十八码长的垂线,使与端线成直角,
更划一线将这两条垂线伸向场内的两端连接,并与端线平行,在此三线与端线以内的地面,名为罚
球区域。 在球门线中央距场内十二码处,各作一清晰的记号,这就是罚十二码球的罚球点。以每一
罚球点为圆心,十码为半径,在罚球区外划一圆弧。
(5)角球区域:
以每一角旗竿竖立点为圆心,***长为半径,在球场内划一个圆的四分之一。
(6)球门:
球门应设在两端线的中央,并须有两根直竖的柱子,上架一横木,两门柱到角旗的距离应相等。
两门柱相距为八码(从柱的内方量起),横木的下方距地面为八英尺。门柱和横木的宽度应相同。
门柱和横木的宽度与厚度,均不得超过五英吋(12公分)。 门后可装一网,接连于门柱,横木及
地面,但这网应妥为撑持,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球网可用***,黄麻或尼龙线编成,但尼龙化学纤维的绳子,不能比***或黄麻编的细小。
国际足协规则小组决议
(1)国际比赛球场最大面积为:长度一一0公尺、宽度***公尺。
(2)各国足球协会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面积,布置球场。在举办国际比赛时,必须于赛前,将比赛
地点及球场面积,通知客队的国家足球协会。
(3)国际足球协会规则小组,已同意规则中所用的英制与公制对照如下:
一百三十码……….一百二十公尺
一百二十码……….一百一十公尺
一百一十码……….一百公尺
一百码…………….九十公尺
八十码…………….七十五公尺
七十码…………….六十四公尺
五十码…………….四十五公尺
十八码…………….十六公尺五十公分
十二码…………….十一公尺
十码……………….九公尺十五公分
八码……………….七公尺三十二公分
***……………….五公尺五十公分
***……………….一公尺
八英尺…………….二公尺四十四公分
五英尺…………….一公尺五十公分
二十八英寸……….七十一公分
二十七英寸……….六十八公分
五英寸…………….十二公分
四分之三英寸…….一点九公分
二分之一英寸…….一点二七公分
八分之三英寸…….一公分
(4)端线的宽度,应和球门柱及横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门柱内外边的 线应是一样宽。
(5)为了划球门区域及罚球区域,在端线上量的***及十八码的距离, 必须从球门柱的内方量起。
(6)球场的面积,包括场内各区域界线的宽度在内。
(7)所有的比赛,应依照足球规则供给标准设备,特别是国际比赛,尤应注意皮球的圆周及其它设
施。若有不合标准的设备,必须向国际足球总会报告。
(8)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的球赛,如困横木脱落或折断,应即停止比赛,甚至将这场比赛取销,除非
横木已装回原来的位置,或新安装的横木对球员已无危险性。不能用绳子来代替横木。 在友谊
比赛中,经双方同意,可以用没有横木的球门继续比赛,但应将已坏的横木移去,使对球员不
致发生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可用绳子来代替横木,如果不用绳子,皮球从门柱之间全部越过
端线,裁判员认为是在横木下面穿过时,他应判为胜一球。 球赛的从新开始,应由裁判员在球
赛停止时,皮球所在地坠球继续比赛。
(9)各国足球协会可在规则第一章规定的范围内,对横木及门柱的厚度,阔度的最大量与最小量作
适当的规定。
(10)门柱及横木必须用木材,金属或随时经国际足协规则小组认可的物质做成。它的形状可以是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不可用其它物质将门柱及横木做成其它的形状。
(11)于国际比赛前,加插「序幕赛」,须于比赛当天由两国协会代表,及担任该场国际比赛的裁
判员,审察当时场地情形来作决定。
(12)国家足球协会,特别是主办国际比赛的协会,必须限制摄影人数,并在距球门线外不超过十
公尺的地方,划一至少两公尺长的线,距角旗竿的距离大致相等,应禁止摄影人员超过这界
线,更应禁止使用闪光灯。
从最早的没有越位,到后来的4个人算越位,逐步演化成了现行的1超越算作越位。
越位规则修改的总体趋势是帮助防守,提高进攻难度,
然而,最近的一次对越位规则的修改,却是为了鼓励进攻的——发生于94年世界杯
越位规则从超越或平行即算作越位改为了平行不越位,另外加了一条——不参与进攻不算越位,
那届世界杯上对后一条规则的经典诠释,正是在巴西对荷兰比赛中,
贝贝托利用对方后卫大意,后排插上,单刀赴会。
而身处越位位置的罗马里奥,很好的为自己的搭档迷惑了对手一把,
他漫不经心的踱步往回走,让当时不适应新规则的后卫们放松了戒备。
旨在鼓励进攻,提高比赛的观赏性的国际足联当然也是乐观其成,
可能是觉得意犹未尽,在本届世青赛上,他们再次尝试性的对越位规则作出修改,
在过去不参与进攻不算越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越位后吹"原则——即即使你越位了,
只要你还没碰到球,也照样不吹。
于是在这届世青赛上出现了很多滑稽的景象——
通常是一次越位发生时,被进攻方后场必然是一片兵荒马乱,
进攻球员在拿到球甚至是一脚破门之后,才突然得知自己越位了,比以往更加愤恨的咒骂裁判,
双方的教练员也需要多站起来几次才能安抚自己的心脏,
最搞笑的是解说员和观众,当我们看到一个即将形成的单刀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那会是一个好球,还是一次越位
有的球,甚至进门了,我们也无法欢呼或者哀号,而是要比以往更加关注的先把目光转向边裁。
而解说员对越位更是无从解说了。
不得不说,边裁个人对于"越位后吹"这一规则理解的不同,会造成判罚效果的极大差异,
有时候,对于某些过于慢性子的裁判,球员教练球迷甚至会有一种被戏耍的愤恨感觉。
FIFA近几年对规则的修改总体趋势是提高比赛观赏性,保护进攻队员的。
比如说对越位规则的修改,对背后铲球的严惩,加时赛金球制,有利进攻犯规不吹原则
以及本次世青赛同时推出的——禁止犯规方被吹罚后接触球,鼓励快速发出任意球,提高进攻流畅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越位后吹"原则却是极大的伤害了进攻方的利益。
须知,足球比赛,实力占优,大胆进攻的一方,通常喜欢大胆压上,把后防线提前,以压缩对方的活动空间,
并依靠造越位战术来消除对手反击的威胁。
"越位后吹"规则的实行,却极大的打击了这些球队使用造越位战术,大胆压上的勇气。
而那些喜欢防守,打法粗糙的球队,往往却是龟缩在自己的半场,只留一两名队员在前场,
他们很少会对强队使用造越位,有球大脚长传开到前场就是了,才不担心造越位失败呢。
前锋的每一次插上反击对于压上助攻的后卫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以往而言,后卫可以根据边裁及时的判罚来选择回追还是不回追,
而在裁判犹豫暂未判决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本能的回追。
因为前锋的一次越位,顶多是做一点无用功而已,而后卫的一次造越位失误却往往是致命的。
可是,"越位后吹"原则实行以后,由于边裁不及时判罚越位,已经压上的后卫几乎每次都必须回追,
而它的这种表现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到边裁的判罚。
现代竞技足球比赛的激烈程度已经发展到毫厘之差便可改变整个比赛结果的地步,
射门,跑位,越位,往往要用厘米来精确判别,球员和裁判的肉眼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
边裁也是人,不可能不产生犹豫,在没有电子设备帮助的情况下,他们也不能不受到场上队员动作的影响,
"越位后吹"原则实行后,后卫某次"多余"的回追,有可能就误导了裁判,诱发了一次误判。
另一方面,过去,裁判对越位判决的犹豫或许只是瞬间的,规则逼迫裁判当机立断,
而"越位后吹"后,裁判可能会要犹豫很长时间,造成一次"长考"之后的误判。
须知,瞬间的误判,队员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纠正,
而"长考"之后的误判,球员可能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依照这样的规则,以往判罚磨磨蹭蹭犹豫不决的裁判,反倒可能是掌握"越位后吹"原则的好榜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