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强足球-足球名宿王俊生

tamoadmin 球队专区 2024-08-06 0
  1. 为什么会有足球队来梧州的训练基地
  2. 如何看待国足冲击世界杯失败?
  3. 有几人想让中国人捧起大力神杯
  4. 中国足球
  5. 马克坚的人物评价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足球的笑话有很多,刚刚过去的春晚,本山大叔还把中国足球拿去“忽悠”了一把!不过,有这样一则笑话想必令人记忆犹新———一位韩国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30年!韩国人哭了……一位日本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50年。日本人又哭了……一位中国球员也去问上帝:那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看了看中国球员,自己哭了……当然这些笑话只是中国球迷失望之余的一种发泄方式,情绪化色彩过浓。可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确让人看不到希望。至少现在是这样。

回顾中国足球近20年来“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辛酸血泪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并未从多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没能从偶然的“成功”中收获经验。失利就炒教练、换球员、追责任,成功就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一俊遮百丑,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和实力水平一样,都处于“初级阶段”。

要想彻底破除中国足球近20年来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意暂时的成绩和眼前的得失,而要认认真真地从基础抓起,把中国足球打造成真正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耐心!

王俊强足球-足球名宿王俊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足球需要“休克”疗法

平心而论,与世界上的足球强国相比,中国足球的起点低,发展时间也不长,的确有着较大的差距。但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切实际的凭空妄想不行,不尊重足球规律的冒险蛮干不行,不顾一切的“豪赌出线”,甚至将其与政绩挂钩更不行!中国足球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结合中国现实特色的足球发展之路。“未来20年不要向中国足球要成绩”的“休克”疗法,也许正是中国足球痛定思痛,医治顽疾的“良方”。

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圈里,国字号球队的成绩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为了国字号球队的比赛,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背离足球职业化的规律,一再牺牲二三线联赛和青少年足球建设,使得中国足球在失败的循环中往复进行。

如何增强足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加强联赛建设?如何培养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练队伍?国字号球队应该如何组建和指挥?现有的足球发展经费该如何分配?中国足球如何更好地与世界足球强国交流?中国足球到底要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这些疑问都需要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深思并且找出答案。

现在,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被“出线的重任”所掩盖。为了出线,球迷可以原谅足球管理机构在青少年培养上的一再拖延;为了出线,足协可以把绝大多数经费,用在“中国之队”没完没了的越洋拉练上。但是,如果我们不在意他们是否出线了,会怎样?国家队成绩上的休克,一定程度会换来各方面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关注!

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决心,认真地反思自身的风格和发展方向;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举措,为联赛和基础培育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中国足球更应有这样的耐性,安于承受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寂寞!“从娃娃抓起”是足球发展的规律

把记忆的年轮拨回到18年,同志在伊朗足球队访华时亲临现场,并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然而,30年过去了,中国足球却仍未品尝到青少年足球建设的成果!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高声疾呼要注重青少年足球建设;另一方面,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建设却依旧少人问津,几近停滞。因此,中国足球要想真正拥有未来,将青少年足球建设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一步!

在谈到国内青少年足球建设滞后的问题时,中国足协副杨一民曾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研讨会上坦承,中国足球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与政策都出现了偏差。“而忽视和淡化了原有的以体委系统为主体、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前国家队主帅高丰文则认为,目前处在最基层的学校足球缺乏扶持,也使得足球人才的培养严重萎缩。而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因为自身建设的不完善,目前还无法承担起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任务。

据记者了解,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中国足协和各地方体育局乃至一些俱乐部和教练,都在进行一些摸索和尝试。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提出了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的球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管理,可以参加全运会;恢复各省市的专业球队;重点扶持学校足球。对此,中国足协副谢亚龙表示:“地方有全运会任务,会比现在的俱乐部更加认真地培养青少年球员。我们要把足球重新放回到中国体育的整体中。”而徐根宝的“崇明足校”模式、山东的“鲁能足校”模式、申思、马明宇等昔日国脚进行的“教育足球”模式等,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培养寻找着可行的途径……

不过,正如足坛名宿马克坚在接受媒体访时所说:“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方式,青少年足球建设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体育部门、足球界、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要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个项目,才能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最终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从头开始,落到实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而言,可谓金玉良言!

关于中国足球的这个系列专题,在反思了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后,我们的思维最终必须有一个落脚点。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WHAT和WHY之后,现在必须要讨论的是HOW:下一步该怎么走?

最近两年,关于“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构想一次次被提及。在中国足球整体陷入冰河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唯一能让球迷有所期待的话题,虽然这个期待看上去也遥不可及。但是,中国足球现在并无底气申办,而且申办世界杯也并非拯救中国足球的良药,乐观预计,它也只能成为中国足球改革的一股巨大动力。

2008年是全世界的体育大年,更是中国百年难遇的体育大年,因为有北京奥运会。但奥运会之后呢?许多人都希望有全新的寄托,于是申办男足世界杯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最近两三年中,国际足联布拉特每次来中国,都会被问到有关申办世界杯的话题。瑞士人都会公开表态,他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并且相信中国能办好世界杯。

没有人会把布拉特的应景之辞当真,因为人们后来发现,布拉特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仍然有申办的梦想,这个梦想也产生得理所当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体育发展水平、体育设施状况、社会发展需要,都应该也可以申办世界杯。亚洲已有日韩在2002年合办过世界杯,下次再回亚洲,最合适的也是中国。

连赞助商也这么想。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双料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的陶金,他就告诉记者:“奥运会办完,毫无疑问中国体育的下一个大赛就是世界杯。我认为,中国足球完全有必要考虑2022年或2026年世界杯的申办工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由创造和发明了古代足球运动的中国来承办一届世界杯,是一个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的战略设计。”在经济腾飞的推动之下,很多城市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了主办世界杯的全部条件;1991年和2007年,中国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女足赛,这些让我们有申办世界杯的底气。

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是,以中国足球的状况与水平,能支持它来申办世界杯吗?或者说,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有必要申办世界杯吗?

中国男足的世界排名,过去两年一度跌到100名开外,最新的排名也才第83位。在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从没有过如此弱小的东道主。而中国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则是3战皆败进0球失9球的难堪战绩,FIFA想必也不想制造一个史上最烂的东道主。而中国的联赛同样低迷,近两年虽然球黑哨不再泛滥,但人气和水平仍然每况愈下。

因此,对中国足球来说,申办世界杯只能是一个美妙的远景,还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管是申办2022、2026或是2018,都只能想想而已。重要的是将自身的工作做好,足球水平和足球氛围得到提升,国家队和联赛齐头并进,这是申办世界杯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圈内人士形象地说,“现在中国足球要做的,是要先把池塘修好,然后放进干净、高营养的水,再放进鱼苗。鱼儿在好的生存环境中,必然会健康成长。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源,其实还是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现在八匹马往八个方向乱撞的结局。如果要申办世界杯,我们必须要进行真正、彻底的足球改革,让职业联赛健康起来,让俱乐部的经营规范起来,让球员的生存土壤肥沃起来,让青少年球员更多地参与进来,然后我们有、有目标、分阶段地去进行规划和准备。也许4年之后,中国足球就可以真的挺直腰杆去申办世界杯了。”

不管是不是为了申办世界杯,中国足球都需要改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足球改革不可能自下而上,只能从顶层开始,甚至可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选对掌门人——一个专业内行、知识现代、管理科学的掌门人。

对于中国足协需要怎样的当家人,圈内早有认定,“首先,他要有点足球基础,至少清楚足球项目和其他项目同步发展的困难和不同。他不需要是真正的足球专业人士出身,但至少要懂得足球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其次,他要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最好是有在国外受教育的经历。这样可以帮助他认知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楚中国足球的差距,然后找准定位准确出击;第三,他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把足球商业化经营当成企业管理。”

职业联赛的三任足协掌门人各有千秋,但都不算成功,也都没有得到好评。王俊生是专业出身,主抓竞赛和项目管理还算内行,但江湖习气过重,对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也稍有欠缺;阎世铎上任之前是总局法规司司长,领导任命他的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完善“没有规矩、管理混乱”的中国足球,可惜阎在任期间的很多政策和改革,被证明是瞎指挥、乱弹琴;谢亚龙上任有浓重的奥运背景,他本身转道足球也有明显运作的痕迹,事实证明,外行管理一个项目,无论你本身是否真正有能力有抱负,都很难找到中国足球问题的症结。再加上受奥运战略的掣肘,最终被圈内圈外排挤也成为事实,执政失败也成为必然。

2008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足球这个项目,本身不是奥运夺牌大户,甚至连奥运夺牌点都很难维持,从体委系统完全脱离实现社会化市场管理,不失为一种可能。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一点——中国足协最重要的管理者由一个完全不懂足球项目的行政官员来承担。

下一步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任务应该就是选对掌门人。如果能够在全国足球代表大会上,由圈内人士共同民主推举并选择真正的适合中国足协的管理者,这是最好的结果。可这种设想在现行的体育体制之下,实现起来有很大难度,而即使真的民主选择产生,如果没有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真正放权,也很难实现足球项目的彻底职业化和真正改革。

选对掌门人只是第一步,中国足球的改革最根本的工作还是足协自身的职业化。中国足球要找到正路,足协改组在先,联赛改制则须紧随其后。足协的功能也当有所变化,联赛这一块应尽可能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职业联盟。

对于中国足协管理联赛能力低下的怀疑,从职业联赛最初一直持续至今。比如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处理问题情绪化严重,且方式和标准不一,管理联赛人治化痕迹浓厚等。而最受球迷和媒体诟病的,则是对“赌黑”现象的无能为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足协的未来工作定位应是主抓青少年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协调并监管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备战和组建;而在职业联赛的管理环节上,足协应该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未来可能成立的足球职业联盟。也就是说,足协需要从以前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地位,逐渐转变成一个职业联赛服务、协调机构和监管部门。这种足球管理模式,是如今世界足球发展潮流中,最实用也是最流行的方式。

在经营方面,足协同样需要改革。职业联赛初期,足球产业的赞助市场相对混乱,商家投资也相对盲目,这时只要足协有专门的经营人员或招商机构,就能完成基础的招商工作。但职业联赛14年之后,赞助商对足球项目已缺乏信心,对足协主导的职业联赛发展也有了诸多怀疑,此时就必须有更为专业的经营团队和管理团队,来把持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中国足协如果不想中国足球在自己手中被活活玩死,就一定要给职业联赛的主体——投资人和俱乐部以真正的话语权,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掏钱做“公益事业”。

很多人在探讨“职业足球联盟”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但即使这样的结构能建立,我们也需要真正的一些合作者和合作项目,光凭足协自身的运作能力,这个项目继续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实中中国足协的合作者是盈方、阿迪达斯和中超公司,国奥队主教练杜伊实际上也是中外合作的项目之一,盈方主要负责中国之队,阿迪达斯则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中超公司则是“足协主控”的一个经营职业联赛的公司,下属的合作伙伴还有耐克、金威啤酒、央视、搜狐体育等。仔细考量一下这些合作者,除了媒体合作伙伴、体育品牌及与足球相关消费品外,我们外延的合作者几乎是一个空白。

现在的中国足协,不只是联赛的经营不力,国家队的经营同样失败。从1993年选择IMG开始,后来的ISL,再到现状的盈方,除了IMG合作还不错之外,其他的合作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中国足协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及对待合作者的态度,下一次合作失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像这次世界杯冲击失利,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为,足协抛弃了更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亚足联开发公司,而选择盈方,这是足协“为钱所制”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并不是一定就要选择亚足联公司而放弃盈方,关键是这种谈判的方式很不职业。你掌握双方的低价去追逐最大利益没有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伤了和气。在生意场上,一旦只剩下两个竞争对手,你最好坦诚布公地去沟通,而不能搞小动作,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像中国足协这种做生意的烂招,被揭穿后是可以被业内人士完全抛弃,甚至有人故意设局‘黑掉’的。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最重要的一点,你不能让合作伙伴吃亏你却赚大便宜,这样的合作不可能长远。和盈方合作这件事,足协犯了好几个错误,第一是太看重钱,对既得利益看得过重;第二是谈判方式有些低劣;第三是抱错了大腿,就像娶媳妇,不要以为有钱家庭的闺女就好,她的性格、适应能力,还有是不是原意一起过日子,这些都比金钱更重要。”

“职业联赛14年,却造就了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中国足协。俱乐部经营不好可以破产、转卖甚至倒闭,球员可以因为打球被三停、挂牌甚至废掉,职业教练可以在一场比赛后立即下课;可中国足协这个机构,以及这个机构里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却可以在职业联赛的熔炉中安坐如山!所以要想挽救中国足球,足协也必须完全走向市场,他们的职业化改革是必须要走的过程,否则职业联赛如何改变都没有用!足协工作人员办事能力拖沓、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官僚作风横行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目前的机制之下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位体委系统退休干部的一些话,一言击中要害。

足球改革当自上而下,上自中国足协,下就是职业联赛。中超联赛需要改革之处自是很多,难以赘述,但眼前很重要的一块是电视转播的困境。

欧洲足球发展的轨迹来看,没有电视直播的参与,职业足球很难获得经济效益上的突破,从而制约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现阶段,依然只有电视这个工具,能够无限度地扩充一场足球比赛的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中超的电视转播一年比一年低,从足协到各俱乐部一直都认为是央视这个“特殊的电视台”,导致了他们电视直播版权费用的难以突破。可实际上,制约中超电视收入水准的,其实还是低水平的职业联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低水平的比赛使得电视转播不值钱,而电视转播费低廉更加制约联赛的发展。

2007年,天盛欧洲足球频道用5000万美元的天价,买断了英超在中国大陆的3年唯一直播权。英超降级的德比郡俱乐部,上赛季依然能够得到3400万英镑的电视转播费分成。而中超俱乐部呢?每年从中超公司那里获得的电视转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7年,中超联赛共有2家全国性转播平台(东方卫视,CCTV-5)、12个省级转播台、12个市级转播台,累积收视人数达到1.44亿,为中超联赛以来最高,可俱乐部依然是不能从电视转播费里分得更多钱。原因很简单,中超的电视转播越来越贬值,有人敢花5000万美元买三年英超,却没有人愿意花1000万美元买三年中超。

事实上,中超虽有上述26家电视机构在参与转播,但真正付费给足协的,只有央视和上海文广。加上新媒体合作伙伴搜狐每年提供的150万元,中超电视版权总价值也就在3000万元左右,这个数值比英超最差俱乐部的电视分成都差得远。问题到底在哪里?当年央视死守联赛价格底线时,时任体育频道总监的马国力曾说,“第一,我不能为足球开一个大口子,中国体育有太多的项目要扶持;二,中国足球联赛的价值的确不高,说白了,这个赛事还不值钱。”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央视体育频道,当年因为直播足球联赛而品牌受益,加上央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目前CCTV-5(现奥运频道)占据了整个体育赛事的80%以上。但在CCTV-5诸多节目和赛事直播中,中超的直播很多时候都排在10名以外,特别是在有姚明和易建联参赛的NBA赛事直播面前,中超联赛已经不再是央视体育中的宠儿。

2008年,全国有50家地方频道和10个付费体育频道(包括网站)在播出NBA,而实际上,足球最红火时应运而生的42个地方体育频道现在已经缩水到20家左右。以前的很多体育频道,已经在地方被生活频道、频道兼并或者挤压,但即使这样,还能出现50家地方频道直播NBA篮球赛事。而且在地方体育频道,篮球节目的收视率和经营情况都比足球好很多。辽宁体育频道每年要付给文广集团大约70万元的中超直播版权费,可在实际的营运中,辽宁台播出辽足一个赛季的中超,也挣不回这区区几十万元;但是直播辽宁男篮的CBA赛事则完全不同,不仅是赞助商踊跃,招商容易,其火爆的现场气氛和直播时的互动程度,都让中超直播难以望及。

此外,中国足球人士自身也不珍惜电视直播。欧洲很多俱乐部都会在赛季前搞一个球员的“媒体培训”,就是培训职业球员如何善待媒体和正确对待电视机构,特别是如何与电视媒体配合做好直播,这已经成为其必修课。欧洲足球直播时间跨度很长,经常是赛前一小时,赛后一小时,需要大量的球员、教练、工作人员、球迷的默契配合,可以说现代足球其实就是“电视足球”。可这种理念在中超完全没有市场。作为联赛的主播台,东方卫视曾在直播中超之初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很难得到球队和球员的支持。负责中超直播的刘勇说,“中国球员在直播时的电视概念太差,也非常情绪化,他们永远会认为自己是职业联赛的主体,高兴时陪媒体聊聊,不高兴时把直播话筒直接推开。赛事组织者也让我们很头疼,比如每晚19点30分的比赛,正常情况下19点25分必须出场,然后是升国旗、合影等仪式,电视机构则在这几分钟内要完成上字幕、出赞助商广告、嘉宾简单访谈等节目。但目前很多比赛都不准时,经常是19点28分才出场,咱们一点约束力没有。这种足球直播的状况,怎么可能让联赛的电视价值得到提升呢?”

这就是现实:如果电视台不能从直播中超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那么中超的电视版权费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而如果联赛质量依旧在低水平,混乱不堪中沉沦,职业足球在电视环节上的突破将是一种奢望。

为什么会有足球队来梧州的训练基地

中国 体育 行业协会的改革有一个重要宗旨是,“专业人办专业事”,姚明、张军、刘国梁等名宿纷纷上位,但足协却是例外,一把手陈戌源显然不算专业人士。为什么足协会这样?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咱们不妨回顾点评一下职业化以来历任足协话事人的表现。

1 其实,专业人办专业事这个观点,曾经有一个时期被公众深恶痛绝过。比如王俊生时代,那时候王俊生启用的中层干部几乎是清一色足球专业出身,但鉴于中国足球长期冲不进世界杯的残酷现状,当时民间最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足协这帮人懂足球不懂管理。说白了,就是认为王俊生他们没文化。

那时候甲A联赛刚刚起步,职业化还处于 探索 阶段,俱乐部该怎么运作?基本都是两眼摸黑,大家每天在电视里看着意甲、冠军杯,就开始骂,看看人家的职业联赛,咱们这职业联赛就是伪职业联赛。一个比较模糊的观点是,足协应该让懂经济懂管理的人组成,比如经济学家、律师什么的。

客观地说,王俊生开创了中国足球两个先河,一是聘请了国家队外籍主帅施拉普纳,二是在红山口会议中决定开始实施职业联赛。职业联赛出现的问题其实不应该由王俊生背锅,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体制的大变革初期总是很难把握。至少王俊生是有战略眼光的,因为当时在奥运战略下,各省体工队都在砍足球队的编制,没有职业化,中国足球基本就要完蛋了。

当然,王俊生下课,和职业联赛的兴衰无关,中国足球的指挥棒在 体育 总局手里, 体育 总局要的是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出线资格。这方面,王俊生要负主要责任,可能是被施拉普纳搞怕了,他把国家队教鞭交给戚务生,戚务生的平庸让国足兵败十强赛。接下来是77年龄段国奥的败北,那届国奥队由留学巴西的健力宝队加持,被国人寄予厚望,王俊生这次请来的是外籍教练,可惜霍顿是国际足联讲师出身,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枚。

2 接下来登场的是口若悬河的阎世铎,也就是从阎世铎开始,中国足协开始了非足球专业人主政的时代,一直至今。阎世铎在任,干了两件事,一是在国足大佬对米卢反水时,坚定不移地为米卢撑腰,让国足 历史 性打进世界杯。二是为准备世界杯赛,阎世铎让职业联赛暂停升降级,给如火如荼的联赛泼了一盆凉水。

不客气地说,中国曾经红透全国的足球热就是毁在阎世铎手里。阎世铎的不幸在于,赶上了向境内大面积渗透的时节,他本来面临一次绝佳的整顿联赛的机会,浙江绿城向球黑哨宣战,阎世铎完全可以顺水推舟,让司法介入。可惜,阎世铎的选择是行业的事由行业内解决,当的风气在联赛疯狂蔓延时,没有司法介入,足协根本控制不了。

02世界杯之后,在阎世铎治下,球泛滥,彻底让中国足球失去了民心,大牌球员再也不是城市偶像。中国足球的外部形象遭遇毁灭性打击

3 阎世铎之后轮到了谢亚龙,谢亚龙练短跑的,秘书出身。同样是运动员出身,和王俊生相比,谢亚龙就暴露出了专业方面的缺陷,他的思维摆脱体制内运动员的单一化思路,偏偏又没有王俊生那么专业。

谢亚龙在任期间,各级国家队成绩全面滑坡,其实那时候中国足球的人才还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硬实力还在。但国家队国奥队主教练的任免以及管理非常非常混乱,行贿受贿在国字号球队别普遍,国家队集训名单极其不稳定,滥发国脚资格,国家队几乎成了菜市场。

谢亚龙最后在2009年轰轰烈烈的足坛反赌扫黑行动中***,和他一起***的是他的左膀右臂南勇、杨一民,足协高层几乎被一锅端。这时候,我们还不得不感慨阎世铎光彩的一面,因为反赌扫黑查出的大案多发生在阎世铎主政时期,阎世铎安然无恙,至少说明他还没有掉到那个大染缸里。

4 谢亚龙之后的韦迪属于过渡人物,但他过渡的非常糟糕,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专业化经验在足球行业完全行不通。我以前说过,中国足协是中国 体育 行业协会最职业的,篮协都比不上,更何况那些市场化非常不足的其他项目。如果从职业化的角度看,韦迪几乎就是一名技术官僚。

韦迪上任时,中国足协领导刚刚被一锅端,中国足球新的治理方案尚未出台,韦迪也属于旱鸭子上架,接下这个烂摊子时应该也是满头雾水。韦迪主要干了什么?还真没留下什么痕迹,这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足协话事人。

5 蔡振华担任足协的这个时期,也曾饱受诟病,曾被退役运动员讽刺为“一个打乒乓球的居然来管中国足协。”但公正地说,蔡振华主政时期,是中国足球02之后最好的一个时期。

一方面,中超联赛全面复苏,市场价值市场关注度前所未有的得到认可。中超版权卖出5年80亿的天价,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数字,中超球队在亚冠的竞技实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时候,中超真正成为了联赛。另一方面,国家队的管理也尤为正规,领队凌驾于主帅之上的离奇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外籍主教练第一次充分享受到足协后勤团队的支持,并没有收到任何掣肘。

美中不足的是,里皮接手国家队还是晚了一些,高洪波浪费了4轮的比赛,要不然,按照里皮带队后的拿分节奏,国足应该可以杀进俄罗斯的。

6 陈戌源去年接手足协,时间太短,我们无法总结只能展望。未来关于陈戌源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件事,第一,国家队层面,如何尽快处理完所有归化球员的手续,并能完成归化球员与国家队之间的无缝对接。技术层面,归化球员在中国效力数年,不存在战术磨合问题,需要警惕的是归化球员加盟后与本土球员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尽快成立职业联盟,中超的良性发展是足协没办法解决的。这里面存在着天然矛盾,足协要的是国字号成绩,俱乐部要的是市场利益。职业联盟不成立,足球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看待国足冲击世界杯失败?

梧州位于北纬23度附近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温和湿润 环境好

环境相对比较封闭 有天然草坪

被誉为中国足球“明星摇篮”和培养中国足球裁判员的“黄埔军校”的广西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创建于19年,是原国家体委与地方共建的全国三大足球训练基地之一。主要任务是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服务。

梧州体育训练基地现有运动员住宿楼分为二区:河西区,地座七层5618平方米,训练馆一座三层2876平方米。河南区,三座二层半连为一体的运动员公寓楼7247平方米,有22块连成一片的标准草皮足球场,还有428平方米的运动员健身房和休息楼,每年可一次性接待30支全国优秀青少年足球队训练。19年至2002年共接待了600支球队,2万多名运动员。足球名宿年维泗、孙宝荣、金正民、高丰文、戚务生、徐根宝等等和一代代明星,如李富胜、容志行、陈金刚、古广明等以及现役国家队的孙继海、张玉宁、杨晨、申思、李金羽、李铁、安琦、徐亮、杜威、曲波等都曾在梧州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国家体育局副局长张发强、中国足协阎世铎、王俊生、南勇副也多次到基地视察和检查工作。之外还培训了近500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如今我国80%足球裁判员都出自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培训,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已成为梧州一个品牌。

为了适应足球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99年在市委、市人民、中国足协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在训练场地边兴建三幢二层7247平方米的运动员公寓,已于2000年8月投入使用。新公寓楼客房设施齐全,设有会议室、教室、餐厅、医务室、康复中心、室、健身房、停车场。为了把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成为真正全国知名的梧州品牌,梧州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了重新研究定位,拟确定用地规模,发展方向,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充分体现梧州独有的环境自然特色。为此,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二期工程,增加住宿楼、训练馆、网球、羽毛球场及室外各种健身器材。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以足球训练为主,吸引其他项目前来训练,既面向运动队,又面向社会,以更齐全的功能,更高的标准服务质量奉献于社会。把单一的冬训发展成全天候的集训练、比赛、教学全民健身、旅游、渡、休闲为一体的公园式的基地。

梧州体育训练基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眺望三江,令人心旷神怡。训练场地绿荫环抱,芳草茵茵,依山傍水,是我国南方一颗璀灿的明珠。梧州体育训练基地以树立一流的形象、建立一流的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办成一流的基地为宗旨。将努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欢迎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朋友来梧州体育训练基地作客。

有几人想让中国人捧起大力神杯

十二强赛结束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中国足球再次接近了世界杯。但是中国足球冲击俄罗斯世界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生活还要继续。未来,中国足球依然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足球不是生活的全部

那种口口声声“国家队没有出线,我就不xxx!”之类的所谓死忠,对足球其实是伤害。——足球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

甲A时代,记得也是在武汉,一位球迷对当时的中国足协“一把手”王俊生说:“中国队不冲出亚洲,我就不结婚!”王俊生沉默了一下,说:“我们会努力,但你该结婚还是得结婚。”把“国家队不出线,我就不xxx!”这种话挂在嘴上,做法和现在网络上的道德差不多,以自虐方式来向别人施加压力。

真正的足球人,也没有多少人因为失败太多就“戒掉”了足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足协历次对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冲击,仅有一次2002年韩日世界杯成功,也没见多少球员和教练就此彻底放弃足球。

1999年的国奥队,一名相当受主教练霍顿器重的球员,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申请离队。霍顿知道原因后,当场同意该队员离队。在送别这名年轻队员时候,霍顿说:“生活里,有比足球更重要的东西。”

现在同样如此,足球依然不会是生活的全部。十二强赛后,我们还是会看足球,明年也会观看俄罗斯世界杯。只是,会对俄罗斯没有中国队感到一些遗憾。

中国足球,需要带着希望前行

我们要带着希望继续生活,中国足球同样如此。

出线进入奥运会和世界杯,并不是足球的全部。1994年职业化开始,中国足球在产业化发展上曾经取得过巨大成绩。联赛规模、观众上座率、资金规模,无论甲A还是中超都在亚洲名列前茅。而且,职业足球的发展,带来了就业、投资等方面的拉动。可惜,无论足球圈还是相关部门,当然还有媒体和球迷,都没有把这些看成中国足球的成绩,只要没有“出线”成功,中国足球还是一无是处。远的不说,近的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也都在发展足球运动,如果也以出线为标准,他们为什么还要开展这项运动?

中国足球的希望是需要脚踏实地做出来的。甲A时代的“8000足记”队伍里,有位叫贾蕾仕的记者。这个喜爱足球运动的记者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广西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十一人制业余联赛——桂超。桂超从2011年创办,至今已经七个赛季,其中部分桂超队伍已经参加了足协杯和中乙联赛等中国足协下属正规赛事。中国足球名宿、中超联赛设计者郎效农就曾经“高度评价”贾蕾仕:“人家一个记者,干了本该一个足球协会干的事情。”中国足球,需要更多贾蕾仕这样的实干者,而不是热闹时候蜂拥而来冷清时候一哄而散的旁观者。

希望是生活的动力,对足球也是这样。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看比赛、踢比赛已经是不少人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

生活还要继续,足球也依然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点,不会因为十二强赛的结束和国家队的失败而有彻底改变。下届卡塔尔世界杯赛,中国队的比赛看台上还是观众如潮。

中国足球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足球的笑话有很多,刚刚过去的春晚,本山大叔还把中国足球拿去“忽悠”了一把!不过,有这样一则笑话想必令人记忆犹新———一位韩国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30年!韩国人哭了……一位日本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50年。日本人又哭了……一位中国球员也去问上帝:那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看了看中国球员,自己哭了……当然这些笑话只是中国球迷失望之余的一种发泄方式,情绪化色彩过浓。可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确让人看不到希望。至少现在是这样。

回顾中国足球近20年来“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辛酸血泪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并未从多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没能从偶然的“成功”中收获经验。失利就炒教练、换球员、追责任,成功就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一俊遮百丑,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和实力水平一样,都处于“初级阶段”。

要想彻底破除中国足球近20年来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意暂时的成绩和眼前的得失,而要认认真真地从基础抓起,把中国足球打造成真正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耐心!

中国足球需要“休克”疗法

平心而论,与世界上的足球强国相比,中国足球的起点低,发展时间也不长,的确有着较大的差距。但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切实际的凭空妄想不行,不尊重足球规律的冒险蛮干不行,不顾一切的“豪赌出线”,甚至将其与政绩挂钩更不行!中国足球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结合中国现实特色的足球发展之路。“未来20年不要向中国足球要成绩”的“休克”疗法,也许正是中国足球痛定思痛,医治顽疾的“良方”。

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圈里,国字号球队的成绩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为了国字号球队的比赛,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背离足球职业化的规律,一再牺牲二三线联赛和青少年足球建设,使得中国足球在失败的循环中往复进行。

如何增强足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加强联赛建设?如何培养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练队伍?国字号球队应该如何组建和指挥?现有的足球发展经费该如何分配?中国足球如何更好地与世界足球强国交流?中国足球到底要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这些疑问都需要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深思并且找出答案。

现在,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被“出线的重任”所掩盖。为了出线,球迷可以原谅足球管理机构在青少年培养上的一再拖延;为了出线,足协可以把绝大多数经费,用在“中国之队”没完没了的越洋拉练上。但是,如果我们不在意他们是否出线了,会怎样?国家队成绩上的休克,一定程度会换来各方面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关注!

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决心,认真地反思自身的风格和发展方向;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举措,为联赛和基础培育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中国足球更应有这样的耐性,安于承受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寂寞!“从娃娃抓起”是足球发展的规律

把记忆的年轮拨回到18年,同志在伊朗足球队访华时亲临现场,并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然而,30年过去了,中国足球却仍未品尝到青少年足球建设的成果!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高声疾呼要注重青少年足球建设;另一方面,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建设却依旧少人问津,几近停滞。因此,中国足球要想真正拥有未来,将青少年足球建设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一步!

在谈到国内青少年足球建设滞后的问题时,中国足协副杨一民曾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研讨会上坦承,中国足球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与政策都出现了偏差。“而忽视和淡化了原有的以体委系统为主体、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前国家队主帅高丰文则认为,目前处在最基层的学校足球缺乏扶持,也使得足球人才的培养严重萎缩。而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因为自身建设的不完善,目前还无法承担起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任务。

据记者了解,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中国足协和各地方体育局乃至一些俱乐部和教练,都在进行一些摸索和尝试。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提出了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的球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管理,可以参加全运会;恢复各省市的专业球队;重点扶持学校足球。对此,中国足协副谢亚龙表示:“地方有全运会任务,会比现在的俱乐部更加认真地培养青少年球员。我们要把足球重新放回到中国体育的整体中。”而徐根宝的“崇明足校”模式、山东的“鲁能足校”模式、申思、马明宇等昔日国脚进行的“教育足球”模式等,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培养寻找着可行的途径……

不过,正如足坛名宿马克坚在接受媒体访时所说:“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方式,青少年足球建设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体育部门、足球界、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要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个项目,才能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最终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从头开始,落到实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而言,可谓金玉良言!

关于中国足球的这个系列专题,在反思了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后,我们的思维最终必须有一个落脚点。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WHAT和WHY之后,现在必须要讨论的是HOW:下一步该怎么走?

最近两年,关于“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构想一次次被提及。在中国足球整体陷入冰河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唯一能让球迷有所期待的话题,虽然这个期待看上去也遥不可及。但是,中国足球现在并无底气申办,而且申办世界杯也并非拯救中国足球的良药,乐观预计,它也只能成为中国足球改革的一股巨大动力。

2008年是全世界的体育大年,更是中国百年难遇的体育大年,因为有北京奥运会。但奥运会之后呢?许多人都希望有全新的寄托,于是申办男足世界杯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最近两三年中,国际足联布拉特每次来中国,都会被问到有关申办世界杯的话题。瑞士人都会公开表态,他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并且相信中国能办好世界杯。

没有人会把布拉特的应景之辞当真,因为人们后来发现,布拉特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仍然有申办的梦想,这个梦想也产生得理所当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体育发展水平、体育设施状况、社会发展需要,都应该也可以申办世界杯。亚洲已有日韩在2002年合办过世界杯,下次再回亚洲,最合适的也是中国。

连赞助商也这么想。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双料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的陶金,他就告诉记者:“奥运会办完,毫无疑问中国体育的下一个大赛就是世界杯。我认为,中国足球完全有必要考虑2022年或2026年世界杯的申办工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由创造和发明了古代足球运动的中国来承办一届世界杯,是一个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的战略设计。”在经济腾飞的推动之下,很多城市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了主办世界杯的全部条件;1991年和2007年,中国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女足赛,这些让我们有申办世界杯的底气。

可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是,以中国足球的状况与水平,能支持它来申办世界杯吗?或者说,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有必要申办世界杯吗?

中国男足的世界排名,过去两年一度跌到100名开外,最新的排名也才第83位。在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从没有过如此弱小的东道主。而中国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则是3战皆败进0球失9球的难堪战绩,FIFA想必也不想制造一个史上最烂的东道主。而中国的联赛同样低迷,近两年虽然球黑哨不再泛滥,但人气和水平仍然每况愈下。

因此,对中国足球来说,申办世界杯只能是一个美妙的远景,还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管是申办2022、2026或是2018,都只能想想而已。重要的是将自身的工作做好,足球水平和足球氛围得到提升,国家队和联赛齐头并进,这是申办世界杯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圈内人士形象地说,“现在中国足球要做的,是要先把池塘修好,然后放进干净、高营养的水,再放进鱼苗。鱼儿在好的生存环境中,必然会健康成长。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源,其实还是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现在八匹马往八个方向乱撞的结局。如果要申办世界杯,我们必须要进行真正、彻底的足球改革,让职业联赛健康起来,让俱乐部的经营规范起来,让球员的生存土壤肥沃起来,让青少年球员更多地参与进来,然后我们有、有目标、分阶段地去进行规划和准备。也许4年之后,中国足球就可以真的挺直腰杆去申办世界杯了。”

不管是不是为了申办世界杯,中国足球都需要改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足球改革不可能自下而上,只能从顶层开始,甚至可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选对掌门人——一个专业内行、知识现代、管理科学的掌门人。

对于中国足协需要怎样的当家人,圈内早有认定,“首先,他要有点足球基础,至少清楚足球项目和其他项目同步发展的困难和不同。他不需要是真正的足球专业人士出身,但至少要懂得足球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其次,他要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最好是有在国外受教育的经历。这样可以帮助他认知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楚中国足球的差距,然后找准定位准确出击;第三,他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把足球商业化经营当成企业管理。”

职业联赛的三任足协掌门人各有千秋,但都不算成功,也都没有得到好评。王俊生是专业出身,主抓竞赛和项目管理还算内行,但江湖习气过重,对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也稍有欠缺;阎世铎上任之前是总局法规司司长,领导任命他的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完善“没有规矩、管理混乱”的中国足球,可惜阎在任期间的很多政策和改革,被证明是瞎指挥、乱弹琴;谢亚龙上任有浓重的奥运背景,他本身转道足球也有明显运作的痕迹,事实证明,外行管理一个项目,无论你本身是否真正有能力有抱负,都很难找到中国足球问题的症结。再加上受奥运战略的掣肘,最终被圈内圈外排挤也成为事实,执政失败也成为必然。

2008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足球这个项目,本身不是奥运夺牌大户,甚至连奥运夺牌点都很难维持,从体委系统完全脱离实现社会化市场管理,不失为一种可能。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一点——中国足协最重要的管理者由一个完全不懂足球项目的行政官员来承担。

下一步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任务应该就是选对掌门人。如果能够在全国足球代表大会上,由圈内人士共同民主推举并选择真正的适合中国足协的管理者,这是最好的结果。可这种设想在现行的体育体制之下,实现起来有很大难度,而即使真的民主选择产生,如果没有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真正放权,也很难实现足球项目的彻底职业化和真正改革。

选对掌门人只是第一步,中国足球的改革最根本的工作还是足协自身的职业化。中国足球要找到正路,足协改组在先,联赛改制则须紧随其后。足协的功能也当有所变化,联赛这一块应尽可能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职业联盟。

对于中国足协管理联赛能力低下的怀疑,从职业联赛最初一直持续至今。比如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处理问题情绪化严重,且方式和标准不一,管理联赛人治化痕迹浓厚等。而最受球迷和媒体诟病的,则是对“赌黑”现象的无能为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足协的未来工作定位应是主抓青少年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协调并监管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备战和组建;而在职业联赛的管理环节上,足协应该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未来可能成立的足球职业联盟。也就是说,足协需要从以前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地位,逐渐转变成一个职业联赛服务、协调机构和监管部门。这种足球管理模式,是如今世界足球发展潮流中,最实用也是最流行的方式。

在经营方面,足协同样需要改革。职业联赛初期,足球产业的赞助市场相对混乱,商家投资也相对盲目,这时只要足协有专门的经营人员或招商机构,就能完成基础的招商工作。但职业联赛14年之后,赞助商对足球项目已缺乏信心,对足协主导的职业联赛发展也有了诸多怀疑,此时就必须有更为专业的经营团队和管理团队,来把持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中国足协如果不想中国足球在自己手中被活活玩死,就一定要给职业联赛的主体——投资人和俱乐部以真正的话语权,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掏钱做“公益事业”。

很多人在探讨“职业足球联盟”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但即使这样的结构能建立,我们也需要真正的一些合作者和合作项目,光凭足协自身的运作能力,这个项目继续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实中中国足协的合作者是盈方、阿迪达斯和中超公司,国奥队主教练杜伊实际上也是中外合作的项目之一,盈方主要负责中国之队,阿迪达斯则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中超公司则是“足协主控”的一个经营职业联赛的公司,下属的合作伙伴还有耐克、金威啤酒、央视、搜狐体育等。仔细考量一下这些合作者,除了媒体合作伙伴、体育品牌及与足球相关消费品外,我们外延的合作者几乎是一个空白。

现在的中国足协,不只是联赛的经营不力,国家队的经营同样失败。从1993年选择IMG开始,后来的ISL,再到现状的盈方,除了IMG合作还不错之外,其他的合作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中国足协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及对待合作者的态度,下一次合作失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像这次世界杯冲击失利,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为,足协抛弃了更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亚足联开发公司,而选择盈方,这是足协“为钱所制”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并不是一定就要选择亚足联公司而放弃盈方,关键是这种谈判的方式很不职业。你掌握双方的低价去追逐最大利益没有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伤了和气。在生意场上,一旦只剩下两个竞争对手,你最好坦诚布公地去沟通,而不能搞小动作,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像中国足协这种做生意的烂招,被揭穿后是可以被业内人士完全抛弃,甚至有人故意设局‘黑掉’的。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最重要的一点,你不能让合作伙伴吃亏你却赚大便宜,这样的合作不可能长远。和盈方合作这件事,足协犯了好几个错误,第一是太看重钱,对既得利益看得过重;第二是谈判方式有些低劣;第三是抱错了大腿,就像娶媳妇,不要以为有钱家庭的闺女就好,她的性格、适应能力,还有是不是原意一起过日子,这些都比金钱更重要。”

“职业联赛14年,却造就了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中国足协。俱乐部经营不好可以破产、转卖甚至倒闭,球员可以因为打球被三停、挂牌甚至废掉,职业教练可以在一场比赛后立即下课;可中国足协这个机构,以及这个机构里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却可以在职业联赛的熔炉中安坐如山!所以要想挽救中国足球,足协也必须完全走向市场,他们的职业化改革是必须要走的过程,否则职业联赛如何改变都没有用!足协工作人员办事能力拖沓、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官僚作风横行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目前的机制之下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位体委系统退休干部的一些话,一言击中要害。

足球改革当自上而下,上自中国足协,下就是职业联赛。中超联赛需要改革之处自是很多,难以赘述,但眼前很重要的一块是电视转播的困境。

从欧洲足球发展的轨迹来看,没有电视直播的参与,职业足球很难获得经济效益上的突破,从而制约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现阶段,依然只有电视这个工具,能够无限度地扩充一场足球比赛的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中超的电视转播一年比一年低,从足协到各俱乐部一直都认为是央视这个“特殊的电视台”,导致了他们电视直播版权费用的难以突破。可实际上,制约中超电视收入水准的,其实还是低水平的职业联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低水平的比赛使得电视转播不值钱,而电视转播费低廉更加制约联赛的发展。

2007年,天盛欧洲足球频道用5000万美元的天价,买断了英超在中国大陆的3年唯一直播权。英超降级的德比郡俱乐部,上赛季依然能够得到3400万英镑的电视转播费分成。而中超俱乐部呢?每年从中超公司那里获得的电视转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7年,中超联赛共有2家全国性转播平台(东方卫视,CCTV-5)、12个省级转播台、12个市级转播台,累积收视人数达到1.44亿,为中超联赛以来最高,可俱乐部依然是不能从电视转播费里分得更多钱。原因很简单,中超的电视转播越来越贬值,有人敢花5000万美元买三年英超,却没有人愿意花1000万美元买三年中超。

事实上,中超虽有上述26家电视机构在参与转播,但真正付费给足协的,只有央视和上海文广。加上新媒体合作伙伴搜狐每年提供的150万元,中超电视版权总价值也就在3000万元左右,这个数值比英超最差俱乐部的电视分成都差得远。问题到底在哪里?当年央视死守联赛价格底线时,时任体育频道总监的马国力曾说,“第一,我不能为足球开一个大口子,中国体育有太多的项目要扶持;二,中国足球联赛的价值的确不高,说白了,这个赛事还不值钱。”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央视体育频道,当年因为直播足球联赛而品牌受益,加上央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目前CCTV-5(现奥运频道)占据了整个体育赛事的80%以上。但在CCTV-5诸多节目和赛事直播中,中超的直播很多时候都排在10名以外,特别是在有姚明和易建联参赛的NBA赛事直播面前,中超联赛已经不再是央视体育中的宠儿。

2008年,全国有50家地方频道和10个付费体育频道(包括网站)在播出NBA,而实际上,足球最红火时应运而生的42个地方体育频道现在已经缩水到20家左右。以前的很多体育频道,已经在地方被生活频道、频道兼并或者挤压,但即使这样,还能出现50家地方频道直播NBA篮球赛事。而且在地方体育频道,篮球节目的收视率和经营情况都比足球好很多。辽宁体育频道每年要付给文广集团大约70万元的中超直播版权费,可在实际的营运中,辽宁台播出辽足一个赛季的中超,也挣不回这区区几十万元;但是直播辽宁男篮的CBA赛事则完全不同,不仅是赞助商踊跃,招商容易,其火爆的现场气氛和直播时的互动程度,都让中超直播难以望及。

此外,中国足球人士自身也不珍惜电视直播。欧洲很多俱乐部都会在赛季前搞一个球员的“媒体培训”,就是培训职业球员如何善待媒体和正确对待电视机构,特别是如何与电视媒体配合做好直播,这已经成为其必修课。欧洲足球直播时间跨度很长,经常是赛前一小时,赛后一小时,需要大量的球员、教练、工作人员、球迷的默契配合,可以说现代足球其实就是“电视足球”。可这种理念在中超完全没有市场。作为联赛的主播台,东方卫视曾在直播中超之初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很难得到球队和球员的支持。负责中超直播的刘勇说,“中国球员在直播时的电视概念太差,也非常情绪化,他们永远会认为自己是职业联赛的主体,高兴时陪媒体聊聊,不高兴时把直播话筒直接推开。赛事组织者也让我们很头疼,比如每晚19点30分的比赛,正常情况下19点25分必须出场,然后是升国旗、合影等仪式,电视机构则在这几分钟内要完成上字幕、出赞助商广告、嘉宾简单访谈等节目。但目前很多比赛都不准时,经常是19点28分才出场,咱们一点约束力没有。这种足球直播的状况,怎么可能让联赛的电视价值得到提升呢?”

这就是现实:如果电视台不能从直播中超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那么中超的电视版权费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而如果联赛质量依旧在低水平,混乱不堪中沉沦,职业足球在电视环节上的突破将是一种奢望。

马克坚的人物评价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足球的笑话有很多,刚刚过去的春晚,本山大叔还把中国足球拿去“忽悠”了一把!不过,有这样一则笑话想必令人记忆犹新———一位韩国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30年!韩国人哭了……一位日本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50年。日本人又哭了……一位中国球员也去问上帝:那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看了看中国球员,自己哭了……当然这些笑话只是中国球迷失望之余的一种发泄方式,情绪化色彩过浓。可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确让人看不到希望。至少现在是这样。

回顾中国足球近20年来“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辛酸血泪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并未从多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没能从偶然的“成功”中收获经验。失利就炒教练、换球员、追责任,成功就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一俊遮百丑,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和实力水平一样,都处于“初级阶段”。

要想彻底破除中国足球近20年来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意暂时的成绩和眼前的得失,而要认认真真地从基础抓起,把中国足球打造成真正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耐心!

中国足球需要“休克”疗法

平心而论,与世界上的足球强国相比,中国足球的起点低,发展时间也不长,的确有着较大的差距。但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切实际的凭空妄想不行,不尊重足球规律的冒险蛮干不行,不顾一切的“豪赌出线”,甚至将其与政绩挂钩更不行!中国足球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结合中国现实特色的足球发展之路。“未来20年不要向中国足球要成绩”的“休克”疗法,也许正是中国足球痛定思痛,医治顽疾的“良方”。

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圈里,国字号球队的成绩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为了国字号球队的比赛,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背离足球职业化的规律,一再牺牲二三线联赛和青少年足球建设,使得中国足球在失败的循环中往复进行。

如何增强足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加强联赛建设?如何培养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练队伍?国字号球队应该如何组建和指挥?现有的足球发展经费该如何分配?中国足球如何更好地与世界足球强国交流?中国足球到底要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这些疑问都需要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深思并且找出答案。

现在,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被“出线的重任”所掩盖。为了出线,球迷可以原谅足球管理机构在青少年培养上的一再拖延;为了出线,足协可以把绝大多数经费,用在“中国之队”没完没了的越洋拉练上。但是,如果我们不在意他们是否出线了,会怎样?国家队成绩上的休克,一定程度会换来各方面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关注!

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决心,认真地反思自身的风格和发展方向;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举措,为联赛和基础培育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中国足球更应有这样的耐性,安于承受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寂寞!“从娃娃抓起”是足球发展的规律

把记忆的年轮拨回到18年,同志在伊朗足球队访华时亲临现场,并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然而,30年过去了,中国足球却仍未品尝到青少年足球建设的成果!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高声疾呼要注重青少年足球建设;另一方面,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建设却依旧少人问津,几近停滞。因此,中国足球要想真正拥有未来,将青少年足球建设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一步!

在谈到国内青少年足球建设滞后的问题时,中国足协副杨一民曾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研讨会上坦承,中国足球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与政策都出现了偏差。“而忽视和淡化了原有的以体委系统为主体、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前国家队主帅高丰文则认为,目前处在最基层的学校足球缺乏扶持,也使得足球人才的培养严重萎缩。而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因为自身建设的不完善,目前还无法承担起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任务。

据记者了解,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中国足协和各地方体育局乃至一些俱乐部和教练,都在进行一些摸索和尝试。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提出了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的球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管理,可以参加全运会;恢复各省市的专业球队;重点扶持学校足球。对此,中国足协副谢亚龙表示:“地方有全运会任务,会比现在的俱乐部更加认真地培养青少年球员。我们要把足球重新放回到中国体育的整体中。”而徐根宝的“崇明足校”模式、山东的“鲁能足校”模式、申思、马明宇等昔日国脚进行的“教育足球”模式等,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培养寻找着可行的途径……

不过,正如足坛名宿马克坚在接受媒体访时所说:“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方式,青少年足球建设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体育部门、足球界、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要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个项目,才能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最终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从头开始,落到实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而言,可谓金玉良言!

关于中国足球的这个系列专题,在反思了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后,我们的思维最终必须有一个落脚点。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WHAT和WHY之后,现在必须要讨论的是HOW:下一步该怎么走?

最近两年,关于“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构想一次次被提及。在中国足球整体陷入冰河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唯一能让球迷有所期待的话题,虽然这个期待看上去也遥不可及。但是,中国足球现在并无底气申办,而且申办世界杯也并非拯救中国足球的良药,乐观预计,它也只能成为中国足球改革的一股巨大动力。

2008年是全世界的体育大年,更是中国百年难遇的体育大年,因为有北京奥运会。但奥运会之后呢?许多人都希望有全新的寄托,于是申办男足世界杯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最近两三年中,国际足联布拉特每次来中国,都会被问到有关申办世界杯的话题。瑞士人都会公开表态,他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并且相信中国能办好世界杯。

没有人会把布拉特的应景之辞当真,因为人们后来发现,布拉特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仍然有申办的梦想,这个梦想也产生得理所当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体育发展水平、体育设施状况、社会发展需要,都应该也可以申办世界杯。亚洲已有日韩在2002年合办过世界杯,下次再回亚洲,最合适的也是中国。

连赞助商也这么想。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双料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的陶金,他就告诉记者:“奥运会办完,毫无疑问中国体育的下一个大赛就是世界杯。我认为,中国足球完全有必要考虑2022年或2026年世界杯的申办工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由创造和发明了古代足球运动的中国来承办一届世界杯,是一个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的战略设计。”在经济腾飞的推动之下,很多城市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了主办世界杯的全部条件;1991年和2007年,中国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女足赛,这些让我们有申办世界杯的底气。

可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是,以中国足球的状况与水平,能支持它来申办世界杯吗?或者说,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有必要申办世界杯吗?

中国男足的世界排名,过去两年一度跌到100名开外,最新的排名也才第83位。在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从没有过如此弱小的东道主。而中国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则是3战皆败进0球失9球的难堪战绩,FIFA想必也不想制造一个史上最烂的东道主。而中国的联赛同样低迷,近两年虽然球黑哨不再泛滥,但人气和水平仍然每况愈下。

因此,对中国足球来说,申办世界杯只能是一个美妙的远景,还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管是申办2022、2026或是2018,都只能想想而已。重要的是将自身的工作做好,足球水平和足球氛围得到提升,国家队和联赛齐头并进,这是申办世界杯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圈内人士形象地说,“现在中国足球要做的,是要先把池塘修好,然后放进干净、高营养的水,再放进鱼苗。鱼儿在好的生存环境中,必然会健康成长。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源,其实还是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现在八匹马往八个方向乱撞的结局。如果要申办世界杯,我们必须要进行真正、彻底的足球改革,让职业联赛健康起来,让俱乐部的经营规范起来,让球员的生存土壤肥沃起来,让青少年球员更多地参与进来,然后我们有、有目标、分阶段地去进行规划和准备。也许4年之后,中国足球就可以真的挺直腰杆去申办世界杯了。”

不管是不是为了申办世界杯,中国足球都需要改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足球改革不可能自下而上,只能从顶层开始,甚至可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选对掌门人——一个专业内行、知识现代、管理科学的掌门人。

对于中国足协需要怎样的当家人,圈内早有认定,“首先,他要有点足球基础,至少清楚足球项目和其他项目同步发展的困难和不同。他不需要是真正的足球专业人士出身,但至少要懂得足球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其次,他要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最好是有在国外受教育的经历。这样可以帮助他认知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楚中国足球的差距,然后找准定位准确出击;第三,他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把足球商业化经营当成企业管理。”

职业联赛的三任足协掌门人各有千秋,但都不算成功,也都没有得到好评。王俊生是专业出身,主抓竞赛和项目管理还算内行,但江湖习气过重,对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也稍有欠缺;阎世铎上任之前是总局法规司司长,领导任命他的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完善“没有规矩、管理混乱”的中国足球,可惜阎在任期间的很多政策和改革,被证明是瞎指挥、乱弹琴;谢亚龙上任有浓重的奥运背景,他本身转道足球也有明显运作的痕迹,事实证明,外行管理一个项目,无论你本身是否真正有能力有抱负,都很难找到中国足球问题的症结。再加上受奥运战略的掣肘,最终被圈内圈外排挤也成为事实,执政失败也成为必然。

2008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足球这个项目,本身不是奥运夺牌大户,甚至连奥运夺牌点都很难维持,从体委系统完全脱离实现社会化市场管理,不失为一种可能。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一点——中国足协最重要的管理者由一个完全不懂足球项目的行政官员来承担。

下一步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任务应该就是选对掌门人。如果能够在全国足球代表大会上,由圈内人士共同民主推举并选择真正的适合中国足协的管理者,这是最好的结果。可这种设想在现行的体育体制之下,实现起来有很大难度,而即使真的民主选择产生,如果没有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真正放权,也很难实现足球项目的彻底职业化和真正改革。

选对掌门人只是第一步,中国足球的改革最根本的工作还是足协自身的职业化。中国足球要找到正路,足协改组在先,联赛改制则须紧随其后。足协的功能也当有所变化,联赛这一块应尽可能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职业联盟。

对于中国足协管理联赛能力低下的怀疑,从职业联赛最初一直持续至今。比如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处理问题情绪化严重,且方式和标准不一,管理联赛人治化痕迹浓厚等。而最受球迷和媒体诟病的,则是对“赌黑”现象的无能为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足协的未来工作定位应是主抓青少年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协调并监管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备战和组建;而在职业联赛的管理环节上,足协应该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未来可能成立的足球职业联盟。也就是说,足协需要从以前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地位,逐渐转变成一个职业联赛服务、协调机构和监管部门。这种足球管理模式,是如今世界足球发展潮流中,最实用也是最流行的方式。

在经营方面,足协同样需要改革。职业联赛初期,足球产业的赞助市场相对混乱,商家投资也相对盲目,这时只要足协有专门的经营人员或招商机构,就能完成基础的招商工作。但职业联赛14年之后,赞助商对足球项目已缺乏信心,对足协主导的职业联赛发展也有了诸多怀疑,此时就必须有更为专业的经营团队和管理团队,来把持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中国足协如果不想中国足球在自己手中被活活玩死,就一定要给职业联赛的主体——投资人和俱乐部以真正的话语权,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掏钱做“公益事业”。

很多人在探讨“职业足球联盟”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但即使这样的结构能建立,我们也需要真正的一些合作者和合作项目,光凭足协自身的运作能力,这个项目继续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实中中国足协的合作者是盈方、阿迪达斯和中超公司,国奥队主教练杜伊实际上也是中外合作的项目之一,盈方主要负责中国之队,阿迪达斯则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中超公司则是“足协主控”的一个经营职业联赛的公司,下属的合作伙伴还有耐克、金威啤酒、央视、搜狐体育等。仔细考量一下这些合作者,除了媒体合作伙伴、体育品牌及与足球相关消费品外,我们外延的合作者几乎是一个空白。

现在的中国足协,不只是联赛的经营不力,国家队的经营同样失败。从1993年选择IMG开始,后来的ISL,再到现状的盈方,除了IMG合作还不错之外,其他的合作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中国足协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及对待合作者的态度,下一次合作失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像这次世界杯冲击失利,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为,足协抛弃了更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亚足联开发公司,而选择盈方,这是足协“为钱所制”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并不是一定就要选择亚足联公司而放弃盈方,关键是这种谈判的方式很不职业。你掌握双方的低价去追逐最大利益没有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伤了和气。在生意场上,一旦只剩下两个竞争对手,你最好坦诚布公地去沟通,而不能搞小动作,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像中国足协这种做生意的烂招,被揭穿后是可以被业内人士完全抛弃,甚至有人故意设局‘黑掉’的。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最重要的一点,你不能让合作伙伴吃亏你却赚大便宜,这样的合作不可能长远。和盈方合作这件事,足协犯了好几个错误,第一是太看重钱,对既得利益看得过重;第二是谈判方式有些低劣;第三是抱错了大腿,就像娶媳妇,不要以为有钱家庭的闺女就好,她的性格、适应能力,还有是不是原意一起过日子,这些都比金钱更重要。”

“职业联赛14年,却造就了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中国足协。俱乐部经营不好可以破产、转卖甚至倒闭,球员可以因为打球被三停、挂牌甚至废掉,职业教练可以在一场比赛后立即下课;可中国足协这个机构,以及这个机构里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却可以在职业联赛的熔炉中安坐如山!所以要想挽救中国足球,足协也必须完全走向市场,他们的职业化改革是必须要走的过程,否则职业联赛如何改变都没有用!足协工作人员办事能力拖沓、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官僚作风横行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目前的机制之下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位体委系统退休干部的一些话,一言击中要害。

足球改革当自上而下,上自中国足协,下就是职业联赛。中超联赛需要改革之处自是很多,难以赘述,但眼前很重要的一块是电视转播的困境。

从欧洲足球发展的轨迹来看,没有电视直播的参与,职业足球很难获得经济效益上的突破,从而制约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现阶段,依然只有电视这个工具,能够无限度地扩充一场足球比赛的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中超的电视转播一年比一年低,从足协到各俱乐部一直都认为是央视这个“特殊的电视台”,导致了他们电视直播版权费用的难以突破。可实际上,制约中超电视收入水准的,其实还是低水平的职业联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低水平的比赛使得电视转播不值钱,而电视转播费低廉更加制约联赛的发展。

2007年,天盛欧洲足球频道用5000万美元的天价,买断了英超在中国大陆的3年唯一直播权。英超降级的德比郡俱乐部,上赛季依然能够得到3400万英镑的电视转播费分成。而中超俱乐部呢?每年从中超公司那里获得的电视转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7年,中超联赛共有2家全国性转播平台(东方卫视,CCTV-5)、12个省级转播台、12个市级转播台,累积收视人数达到1.44亿,为中超联赛以来最高,可俱乐部依然是不能从电视转播费里分得更多钱。原因很简单,中超的电视转播越来越贬值,有人敢花5000万美元买三年英超,却没有人愿意花1000万美元买三年中超。

事实上,中超虽有上述26家电视机构在参与转播,但真正付费给足协的,只有央视和上海文广。加上新媒体合作伙伴搜狐每年提供的150万元,中超电视版权总价值也就在3000万元左右,这个数值比英超最差俱乐部的电视分成都差得远。问题到底在哪里?当年央视死守联赛价格底线时,时任体育频道总监的马国力曾说,“第一,我不能为足球开一个大口子,中国体育有太多的项目要扶持;二,中国足球联赛的价值的确不高,说白了,这个赛事还不值钱。”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央视体育频道,当年因为直播足球联赛而品牌受益,加上央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目前CCTV-5(现奥运频道)占据了整个体育赛事的80%以上。但在CCTV-5诸多节目和赛事直播中,中超的直播很多时候都排在10名以外,特别是在有姚明和易建联参赛的NBA赛事直播面前,中超联赛已经不再是央视体育中的宠儿。

2008年,全国有50家地方频道和10个付费体育频道(包括网站)在播出NBA,而实际上,足球最红火时应运而生的42个地方体育频道现在已经缩水到20家左右。以前的很多体育频道,已经在地方被生活频道、频道兼并或者挤压,但即使这样,还能出现50家地方频道直播NBA篮球赛事。而且在地方体育频道,篮球节目的收视率和经营情况都比足球好很多。辽宁体育频道每年要付给文广集团大约70万元的中超直播版权费,可在实际的营运中,辽宁台播出辽足一个赛季的中超,也挣不回这区区几十万元;但是直播辽宁男篮的CBA赛事则完全不同,不仅是赞助商踊跃,招商容易,其火爆的现场气氛和直播时的互动程度,都让中超直播难以望及。

此外,中国足球人士自身也不珍惜电视直播。欧洲很多俱乐部都会在赛季前搞一个球员的“媒体培训”,就是培训职业球员如何善待媒体和正确对待电视机构,特别是如何与电视媒体配合做好直播,这已经成为其必修课。欧洲足球直播时间跨度很长,经常是赛前一小时,赛后一小时,需要大量的球员、教练、工作人员、球迷的默契配合,可以说现代足球其实就是“电视足球”。可这种理念在中超完全没有市场。作为联赛的主播台,东方卫视曾在直播中超之初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很难得到球队和球员的支持。负责中超直播的刘勇说,“中国球员在直播时的电视概念太差,也非常情绪化,他们永远会认为自己是职业联赛的主体,高兴时陪媒体聊聊,不高兴时把直播话筒直接推开。赛事组织者也让我们很头疼,比如每晚19点30分的比赛,正常情况下19点25分必须出场,然后是升国旗、合影等仪式,电视机构则在这几分钟内要完成上字幕、出赞助商广告、嘉宾简单访谈等节目。但目前很多比赛都不准时,经常是19点28分才出场,咱们一点约束力没有。这种足球直播的状况,怎么可能让联赛的电视价值得到提升呢?”

这就是现实:如果电视台不能从直播中超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那么中超的电视版权费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而如果联赛质量依旧在低水平,混乱不堪中沉沦,职业足球在电视环节上的突破将是一种奢望。

马克坚在中国足坛德高望重的名宿,16岁就进入国家队,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马克坚负责把守国家队的大门长达十年。1954年马克坚入选西南青年联队来到四川,后来成为四川足球队的主力门将。

之后,马克坚辅佐王俊生,成为中国足协“军师级”人物。同时,他还长期担任国家足球队技术顾问,亲自参与了施拉普纳、霍顿、米卢三位中国队前任主帅的签约。 马克坚是中国足坛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几乎和中国足球完全糅合在一起。作为球员他曾经把守国家队城池长达十年;作为官员,他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八次冲击世界杯,被人亲切的称之为“中国足球的活化石”。

马克坚是中国足球的第二代国脚,作为主力守门员,在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是国家队的主力守门员。退役之后的马克坚并没有成为职业教练,他转到国家体委工作,随后又在中国足协任职一直到退休。

在中国足协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马克坚对于中国足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创始人之一,他跟当时的中国足协专职副王俊生一道起草了甲A联赛的各项章程和规章制度,也亲眼见证了甲A时代中国足球的红火以及随后的衰落。马克坚看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成长,亲眼目睹了甲A升级为中超,对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存在的许多黑暗东西,马克坚曾经多次给予批判。

在中国足球工作期间,马克坚一直都担任军师的角色,职业联赛之后他经历了王俊生、阎世铎和谢亚龙三任,身份从足协的领导变成顾问,应该说他对于中国足协在联赛、国家队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作为主管国家队的足协官员,他直接参与了苏永舜之后历届国家队教练员和球员的选拔工作,亲自选聘了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三位外籍主帅,曾经亲身经历了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历史时刻。即便是退休之后,中国足协也是聘请马克坚担任国家队的技术顾问,在福拉多、杜伊等人的选帅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克坚非常重视青年足球的发展,1985年高洪波那批国青队参加亚青赛并且获得了冠军,当时马克坚就是领队,而高洪波能够在国青队中成为主力,马克坚的支持起到了非常关键作用。在马克坚生病住院的几天中,高洪波也是在医院陪护。此外马克坚还特别支持技术足球的发展,认为只有走技术性路线,中国足球才有出路。 马克坚在当代中国足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曾在守门员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后转入国家体委工作,后来又到中国足协任职,前后近50年。

11年,在周总理直接干预下,足球等项目才恢复训练。当年末,全国的足球队在上海和昆明组织集训,但上海冬天天天下雨,那里的训练比赛条件并不好。昆明人马克坚当时就积极建议国家体委,在冬天气候条件不错的昆明建设足球基地。当时海埂公园旁边还是一片泽国。13年,海埂基地开始新建,15年就正式开始使用。

其实从70年代中期开始,海埂基地就作为每年全国各省市足球队冬训的主要基地每年的冬训以及各级国家队的集训,大都在那里进行。可以说国内足球“春训”和“冬训”的体制,正是在马老的积极参与下建立起来的。这个体制一直到2000年前后,当职业化已经进行了7、8年,一些自身条件好的国内俱乐部更愿意将冬训放在气候条件相对更好一些的海南,海埂基地才逐步退出了国内足坛的主要舞台。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米卢时代的国家队,也正是从海埂基地以及海埂临近的红塔基地起步,冲进日韩世界杯的。马克坚于这段历史的最大功绩,不仅仅在于他退休之后在中国国家队里扮演的技术顾问的角色,他更是一个奠基者,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 过去近40年,中国足球的最辉煌时刻就是2001年在沈阳获得十强赛出线,取得参加日韩世界杯的资格。当时马克坚就是国家队里的技术顾问。

2002年元月初,为备战韩日世界杯,国家足球队再一次来到昆明海埂基地集训。训练开始了,有的队员纳闷了:怎么没看到总是习惯和米卢一起出现在训练场边的马指导,在国家队出发前往昆明的前几天,主管国家队的中国足协副南勇才很为难的通知他:根据领导的研究,从这次世界杯备战开始,队里将不再设技术顾问这一职位。

尽管退居二线,马克坚依然是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的核心成员,遇到国家队教练选拔等重要事宜,足协领导都会积极听取这位老前辈的建议。作为一名球员出身的足协官员,马克坚著有《我离中国足球最近》、《足球教材》、《夹心饼干——对足球训练的探索》等书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足球的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得到马克坚去世的消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郎效农还是很难受。对自己的老上级,郎效农评价:“马老的一生,就是足球人生。他为新中国的足球运动,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2008年11月12日中午,郎效农前往同仁医院看望了马克坚。从1990年到中国足协工作后,郎效农就长时间在马克坚领导下从事联赛管理工作,他认为马老的去世是中国足球的一个损失:“马老是从云南走出来的,他的运动生涯对云南足球、四川足球和整个西南足球都是有贡献的。作为先辈,他为新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退役后,他从事足球运动管理工作,在70年代就发表了大量关于足球训练、比赛的文章,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足球进行了经验总结。来到中国足协后,从职业化改革启动后就在当时的职业部在马老领导下参与联赛工作。”

郎效农表示,“马克坚对中国足球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是红山口会议之前中国最早倡导职业足球的少数人之一。而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他也做了大量工作,当时起草了大量文件。中国足球的第一份职业俱乐部章程,就是马老亲自起草的。他为中国足球的职业改革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贡献很大。当时的中国足协***王俊生同志,一直这么肯定马克坚的工作和贡献,而在工作中也很倚重他。”

“退休后,马老依然在关注中国足球。”郎效农说。“他是1998年退休的,大家也知道马老就担任了中国足协顾问工作。像2001年国家队打韩日世界杯的亚洲区赛,马老都是一直随队参与工作。此外他还是教练委员会成员,也常常帮助青少部的工作。一场中超联赛要改制成南北分区赛制时候,马老也曾经给我打来电话,表示中超如果南北分区那么中国足球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希望我坚持住维护中超赛制的稳定。作为老上级,也是职业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马老的话当时给了我很大支持。”

最后,郎效农说:“终其一生,就是足球人生。马老为新中国足球运动,特别是职业化改革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前中国队主帅高丰文的感觉是难以置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些他病危的消息,但没有想到会这么突然。如果有可能的话,自己会去参加他的追悼会。”

在电话中,高丰文的声音明显带有悲伤的感觉,他在接受访时表示,他最想说的就是,你为啥走得这么急呢!急啥啊!高丰文告诉记者,和马克坚是多年的交情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彼此间的关系都和融洽。他人很好,为人很直率,在他面前不会有任何戒备。他走了,真得非常惋惜......走得太快了.....”

谈到马克坚对中国足球的贡献,高丰文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足球又损失了一个好导师,“老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把施拉普纳、米卢带到中国来执教,这就足以证明他的水平!”。谈到当初自己与马事的感觉,高丰文表示,“我一直都挺尊敬他,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总觉得他想问题更深入长远,特别是后来他进入足协工作后,我们在业务上的交流很多。和其他球员不同,他不光考虑踢球,甚至还经常与我们探讨怎样去做人。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马克坚为人正直。对于他的去世,我感到很难过。”

直至今日,高丰文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和马克坚见面时的情景,“我第一次见到马克坚的时候,还是在国家队那个时候我比他先进队,但他这人就是好打交道,很快就和大家关系搞得融洽。他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人也非常耿直,这是我们需要永远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