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国家足球队-科索沃足球别称

tamoadmin 球队专区 2024-08-15 0
  1. 急 快看图写感想 追加分100
  2. 运动会将于什么时候,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哪里举办

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美国为首的北约,主动点燃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火药桶”,深刻地改变了冷战以后的国际格局。

在这场战争中,新成立的欧元被重创,美国利用挑起战争的方式,直接阻击了欧元,同时让近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跑去美国“避难”。

与此同时,科索沃战争还迫使南联盟分裂,把俄罗斯彻底挤出了东欧势力版图,为后来北约进一步东扩,扫清了障碍。

科索沃国家足球队-科索沃足球别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没能置身事外,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无故被炸,事后美国只给出一个拙劣的借口敷衍了事。

如今20年过去了, 历史 还在不断重演,当然我们回望科索沃战争的这段 历史 时,能够从中得到那些启示呢?

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又分别坑了欧盟和俄罗斯什么东西?为何远在万里之外,跟这件事无关的中国,也被卷入其中?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表面上答应俄罗斯,保证北约不东扩,但转身就把“弃约”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始积极谋划北约东扩。

到1999年3月12日,中欧的捷克,波兰,匈牙利三国加入北约。从地缘政治上来看,传统西欧强国的势力范围,已经被北约囊括殆尽了。

欧洲剩下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包括其它一些东欧卫星国,都是传统沙俄势力范围。

换句话说,北约想要再次东扩,就必须跟俄罗斯直接对上。但当时苏联解体没多久,俄罗斯国力急剧衰退,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处处退让,让美国想发难都找不到借口。

这种背景之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南联盟内部,给了美国介入一个极好的介入借口。 当时南联盟几乎是俄罗斯在欧洲最后一个伙伴了,尤其是其地缘位置重要,号称欧洲的“心脏”,打击南联盟,就是彻底把俄罗斯挤出东欧势力范围,为北约进一步东扩,扫清障碍。

正是基于这种目的,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联盟狂轰滥炸,科索沃战争彻底爆发。而俄罗斯,可以说是这场战争中,损失最大的大国。

南联盟被肢解以后,俄罗斯的势力基本上被赶出巴尔干半岛,对整个东欧的影响力迅速衰退,仅仅4年之后,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同时加入北约,完成了北约的第5次东扩。

至此,美国等于彻底把大炮架在了俄罗斯门口。

另一方面,欧盟也没讨到好处。巴尔干半岛别称欧洲“火药桶”,这里如果乱了,整个西欧都要受影响,因此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想要平息矛盾,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平息矛盾的方式,是不是以一场战争来实现,却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当时欧盟正蓬勃发展,统一的货币欧元刚刚发行,而且展现出了足以和美元竞争的潜力

这种背景下,巴尔干半岛发生战争,对欧盟经济的打压是致命的。根据后来欧洲金融机构的测算,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不仅欧元迅速贬值,失去了避险货币的资格,更有近1万亿美元的欧洲资本,直接出逃到美国,帮助美国繁荣经济去了。

要知道这是在1999年的1万亿美元,而当年德国总GDP不过2万亿美元,中国总GDP更是只有1.2万亿美元左右。

所以说,科索沃战争对于欧盟来说,是赢了面子丢了里子,赢了当时输了未来,可谓亏大了。

最后,远在万里之外,跟科索沃局势没有任何关系的中国,也被美国针对,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来用一个蹩脚的谎言当借口。

这件事不仅使得一部分跑到中国避险的欧洲资本,又转道去了美国,更重要的是,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的尊严

同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肆无忌惮的挑衅,我们为了长远经济发展,却只能忍辱负重,其它国家看了,自然更怕美国。

换句话说,美国这是踩着我国的威望,来“杀鸡儆猴”,展示自己一家独大的霸权地位。

综上所述,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唯一占便宜的,就是美国。但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固然是唯一的超级强国,但同时坑俄罗斯,欧盟,中国,它就不怕被反噬吗?

其实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迅速崛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

这个地理位置,给美国带来了三大好处。

第一,由于远离人类文明的“CBD区”亚欧大陆,美国可以不沾“因果”的迅猛发展。

而亚欧大陆上的其它国家,从东边的中国,日本,到西边的英国,法国,德国,再到中东的一众中小国家,普遍都受到各种 历史 恩施,的牵扯。

这些矛盾,有的是因为宗教,有的是因为文化,但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为了利益。

简单来说,地方太小,人口太多,各国各民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从上千年前就互相争斗,形成了深重的 历史 包袱,这些 历史 包袱压着亚欧大陆的国家,没法像美国那样,肆无忌惮的发展自己的势力,把美洲当成自己后花园。

第二,由于远离亚欧大陆这个矛盾中心,美国不论在其中再怎么挑拨离间,导致亚欧大陆的国家之间,爆发激烈的矛盾,甚至大规模的战争。这种战争带来的破坏,都很难波及美国本土。

俗话说,打别人家的孩子不心疼。在挑拨离间,搞“离岸平衡手”这方面,英国是前辈,但英国做起事来,没有美国那么不顾一切。核心原因就在于,英国虽然是个岛国,但它距离欧盟内陆太近了。

你挑拨法国和德国闹矛盾没问题,但一个不小心,就会波及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英国本土的大轰炸,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就决定了,英国虽然也喜欢挑拨离间,但在离自己太近的欧洲地区,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动不动就发起战争。

而美国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忧,你巴尔干打得再厉害,甚至把俄罗斯和欧盟卷入其中,打大战,也很难伤害到美国本土,有了这个心态存在,美国在亚欧大陆搞事,自然就无所顾忌。

第三,霸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中俄欧等势力,如果真能联合起来,自然不惧美国。但正如前文所说,整个亚欧大陆,在多年的 历史 恩怨中,早就支离破碎了,不可能真心团结起来。

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美国一家独大的实力,自然不怕得罪中俄欧三方,甚至中俄欧三方,在彼此竞争的过程中,有时还得依靠美国。

综上所述,美国之所以敢在科索沃战争中,同时坑中俄欧三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亚欧大陆人心不齐,同时美国偏居一隅,不怕被牵连。

最后再来说一说,在美国霸权统治体系下,世界各国,有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有个前提,那就是在其它国家,不谋求代替美国霸权,不主动损害美国利益的前提下,能否与美国和平相处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这件事无论你怎么说,都跟中国没有任何牵扯。一个远在欧洲,一个远在东亚,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我国就算想在科索沃战争中做点什么,也不可能。

然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还是被炸了。三名同胞遇难,10余人受伤,而这种耻辱性的结果,只是美国为了警告其它国家,宣示一下自己的霸权。

类似的例子,还有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要说中美之间,好歹还因为制度的问题,有点小小的矛盾,可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是一心一意地给美国“当差”。

结果,就因为日本经济发展得太快,让美国感受到威胁了,一纸《广场协议》,直接给日本经济发展人为设计了一个天花板,让日本经济停滞30年。

由此观之,美国是不是要针对一个国家,看得从来不是你有没有主动攻击过他,而是在他心中,你有没有威胁美国的势力。

只要美国认为,你有了这个实力,那么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难免被制裁围堵。反过来说,在美国为维护自己世界霸权,而挑起的“战争”中,不管你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只要你国力发展起来了,就都是美国的打压目标。

科索沃战争的 历史 告诉我们,在这场多极化格局,与单极格局的较量中,美国一定会像游弋在亚欧大陆的阴魂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可能的发现矛盾,制造矛盾,挑起矛盾,最终实现其制造亚欧大陆各国分裂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今塞尔维亚境内,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遗址,就是对这一点最好的佐证。

西方哲学家曾说:

科索沃战争,从规模上来看,只是美国和北约这个庞大的军事同盟,欺负南联盟一个小国,干预人家内政的霸权战争。

但从其最后的结果来看,它证明在这么一场为了维护自己霸权,而挑起的冲突中,美国一定会竭尽可能地扩大战争的影响,打击美国选定的“对手”,不管你距离矛盾中心有多远。

这一点,在今天依然值得警惕。

急 快看图写感想 追加分100

导航卫星不受天气的限制,可以为卫星、飞机、导弹、船舶、车辆、人员进行导航。导航卫星网由数十颗卫星组成,也称为导航卫星星座,具有全球覆盖能力。导航卫星按导航方式不同可分为测速和测距卫星,根据卫星运行轨道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导航卫星。

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它用时间测距定位原理,可对地面车辆、海上船只、飞机、导弹、卫星和飞船等各种移动用户进行全天侯的、实时的高精度三维定位测速和精确授时。

GPS系统

GPS系统是由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GPS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0km,星上装有10-13高精确度的原子钟。地面上有一个主控站和多个监控站,定期地对星座的卫星进行精确的位置和时间测定,并向卫星发出星历信息。用户使用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即可确定自身所在的经纬度、高度及精确时间。

GPS系统的军用定位精度

俄罗斯也有类似的系统,名叫GLONASS系统。但由于俄经济困难,且卫星寿命短,星座不能保持足够数目,影响了其正常功能。

GLONASS系统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也属于导航卫星星座,可能将在最近几年发射升空。

运动会将于什么时候,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哪里举办

相关资料 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战地记者——英雄

马克思说:“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形式,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史;战争造就了拿破仑、毛奇、福煦、、斯大林、艾森豪威尔、戴高乐这些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战争是历史著作家用一大永恒主题。

然而人们可曾想到,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的巨型舞台上,还是在局部战争的弥漫硝烟中,最及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战争实况报告经渴望一见博杀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的,不是军方信使,不是一般作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那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生命为赌本、去摄录战争场面的一族特殊的新闻人——战地记者。

有人说,19世纪是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果如是,那么,当20世纪终结之际,当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局部武装冲突依旧烽火连天之时,读一读世界知名战地记者的生平与事业史,相信人们对新闻、历史和战争会有一种新的理解。

根据传统定义,战地记者(war correspondent)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报人”。今天,我们不妨将这一定义修正为:战地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访与报道的那些人。

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的别称是随军记者,而不是军事记者。军事记者(military correspondent)在英美是指新闻媒介中专门报道军事事务的专业记者;在前苏联则是“军事报刊机关的固定(编内)撰稿者,为报刊组织和准备素材,编写文章、通讯报道等”。在和平时期,战地记者便不存在,而军事记者照常工作。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也包括画家、摄影师和电视摄像师。

自从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出现以来,生动描述人类厮杀场面的战地新闻逐渐取代了枯燥干瘪的一般战争消息。西班牙记者哈维尔·雷维特将战地记者视为“各种战争冲突中的第二主人公”。中国新闻界前辈于右任对这一得天独厚的地位十分羡慕,他在1945年所作(我还想做新闻记者)的演说中称:“把眼前的情形说:第一可以欣羡的是随军记者。”他以诺曼底登陆为例说:“数千架飞机,上千条舰船,真是世界的壮观,我们心目中壮观是意会的,但是当时许多随军记者是亲历目击的。”英国学者约翰·凯里认为,这种目击报道有两大优点:一是“给人以真实性”,二是“具有如实感,因为它们是急就的、主观的、不完备的,不同于‘客观的’或重构的历史记载,后者虽然刻意求工但却缺乏行动性”。

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的见证人,战地记者中的大多数人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提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无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着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正因为如此,战地记者的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报》有44名记者牺牲,占该报记者总数的五分之一。

越南战争中有63名记者殉职,萨尔瓦多内战(1980—1990)中有40名记者丧生。在索马里内战(1992—1993)中,至少有4名西方记者丧生,新华社的刘江在身中冷枪后死里逃生。在波黑内战的前两年中,死于巴尔干的各国记者已达68人,创下二战以来记者年平均死亡率的新高。在1999年的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但是,随军进入科索沃伊始,就有两名西方记者丧生;而在贝尔格莱德,南联盟有十余名记者殉职,而且中国记者首次上了死亡名单,以致于引起国人的激昂。

2、从战斗员到非战斗员

在19世纪,战地记者与军人在外表上很难区别,他们有的身穿戎装,有的甚至冲锋陷阵。美国内战中的许多记者担任军职,布雷德利·奥斯本以“穿海军蓝”著称。英军1898年远征苏丹时,中尉军官丘吉尔兼任记者;《每日电讯报》的贝内特·伯利曾击毙一名***人。美西战争中,克里尔曼在美军冲锋时打头阵,并夺得一面敌旗。而在今天,这一切均被国际社会视为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早在1863年,美国陆军部就规定:编辑或战地记者“可被视为战俘加以拘留”,但不能被当作间谍,这样,记者被视为战斗员。这一规定被列入1879年布鲁塞尔协议。1899年海牙公约规定:战地记者应被视为非战斗员,因为他们“随军行动但不属于它个人”;如果某些记者为自卫而携带武器,其非战斗员性质并不改变。战地记者经过交战国委派具有上述非战斗员地位,他们的制服与军装不同,左臂戴上印有“C”的袖章,与足球场上的队长相似。

在20世纪,战地记者通常得到国际法的保护,然而***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往往藐视海牙公约的上述原则。在这些国家,记者往往与军人合一,并且拒不承认敌国记者的相应待遇。在二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美日军丛林战中,日军经常故意向身材高大、佩戴袖章的美国记者理查德·特里加斯基斯射击;约翰·里德在一战中从德军阵地朝法军方向开枪,受到同行谴责。过去中国新闻界对这一点不理解,说明这里也有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已成历史陈迹。

3、联系公众的纽带

战地记者的这一角色是自拉塞尔报道克里米亚战争时正式开始登台的。当时,“英国人在本国内所经受的激动和紧张是难以形容的”。幽默杂志《笨拙》有一幅生动地表现了英国公众对拉塞尔战地来信的反应:一名绅士读报后怒目圆睁,挥舞手杖,全无体面可言;淑女们或眉头紧锁,或捶胸顿足。

二战中,战地记者的纽带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典型人物是厄尼·派尔。斯坦贝克认为,他的一些杰出同行影响力高于指挥千军的将领,“许多职业战地记者目睹的战争和战争的种类,比军队里任何人都多”。“这些记者是与公众联系的纽带,况且其中有许多人已经名扬全国,拥有广大读者,他们在全美已经联合起来。……厄尼·派尔深受国内读者的欢迎和器重,以重要性而言,大大超过多数将军。”

在二战中,各反***国家战地记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在苏联记者中,西蒙诺夫作品的人情味最为浓郁,因而格外为普通士兵和百姓喜爱。从二战起,美国记者的战地报道遵循这样一个惯例:每当涉及事迹突出的军人,无论立功、受伤、阵亡和被俘,都要写出此人全名,家居城镇,有时还报道此人父母、妻子和姓名。这不能在大大增加公众对战局的前线亲人的关切。美国公众认为,厄尼·派尔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相互敬爱的社会”。

4、战争英雄塑造者

自19世纪中叶起,战地记者制造出许许多多富于色彩的战争英雄和神话,不仅丰富了新闻学、文学和史学,而且将若干战争英雄推向治国安邦的更大舞台。

每一名叱咤风云的战地指挥官通常都是战地记者的宠儿。美国—墨西哥战争中,乔治·肯德尔的报道使美国人认识了原本默默无闻的扎卡赖亚斯·泰勒将军,帮助泰勒两年后登上总统宝座。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罗斯福只是准军事部队第一义勇骑兵团的一名中校,理查德·哈丁·戴维斯以神来之笔将这名粗俗的冒险家塑造成美国人宠爱的神飞扬的牛仔英雄形象,为他铺平了问鼎白宫之路。内战中的北军将领尤利塞斯·格兰特和二战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也是以类似方式入主白宫的。

在英国,拉塞尔以揭短闻名,因而开创了战地记者与战地指挥官不睦的传统。但是统帅们仍然依靠记者提升其知名度,从19世纪的基钦纳到20世纪的蒙哥马利莫不如此。丘吉尔则以华丽的语言将自己刻画成殖民英雄,为日后政坛发迹积累了资本。

在前苏联,将帅与战地记者的共生现象也十分普遍。朱可夫元帅在远东战场的成名得益于西蒙诺夫等到记者;伊万·科涅夫元帅由于鲍里斯·波列伏依等记者的随军报道而成威名远播。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

世界军人运动会是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主办的全球军人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会徽、吉祥物和口号: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由“五角星”“彩带”“7”等元素构成。“五角星”突出军队特征;第一颗星形似“和平鸽”,传递和平发展理念;“彩带”造型象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愿景,又形似长江、汉江两江交汇自然地貌;彩带呈“7”字形,象征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吉祥物名为“兵兵”,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

口号:创军人荣耀 筑世界和平。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要项目: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高尔夫球、摔跤、马术、射箭、自行车、帆船、柔道、跆拳道、射击、拳击、击剑、排球、田径、游泳、定向越野、跳伞、铁人三项、海军五项、空军五项、现代五项、军事五项25个项目组成。

承担赛事场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35个场馆设施,分别安排在武汉江主轴两侧的光谷、后湖、沌口、黄家四大区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