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分析状况-足球分析怎么写

tamoadmin 专栏观点 2024-08-20 0
  1. 中国青少年足球现状
  2. 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
  3. 谁能分析一下中国足球的症结是什么?
  4. 在国内发展足球运动,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下面是我转帖来的内容,你看看吧。我觉得不错。

『体育聚焦』德国队为世界足球带来了什么?

作者:星辰之顶 提交日期:2010-7-5 9:21:00

足球分析状况-足球分析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算不上是一个足球迷,但是这一次我认真的看了几乎每一场传统足球强国的比赛,对德国队的表现,在惊喜惊诧的同时,我又对未

来足球的发展方向感到一丝失落。

从德国队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足球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来说这一次德国队的整体表现已经和和其他所有球队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

远远高出其他国家不止一个层次,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足球进攻

足球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进球:

(1)定位球

需要足球运动员的身高作为优势,身高不是绝对优势(例如巴西VS荷兰的第二个进球,但是说句实话要踢出那样角球和头球队员的

位置抢位,荷兰队的这个球多少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身高的优势和平时高强度头球技巧的训练,会在发定位球的过程中导

致四种情况的出现:A:抢到了头球,并对对方球门造成威胁甚至入球;B:对方防守队员害怕进攻方的头球队员,在防守过程中犯规

;C:定位球发球质量不高,造成门前混战;D:发球及接应失败。可以看出前面三种情况对防守方的威胁都相当大。我们设,进攻

方在平时训练时对发球及接应人员的进行过高强度规范训练,那么可以想象进攻方的定位球威胁会有多大。

(2)短传渗透

这是一种南美国家普遍才有的进攻方式,在这次的比赛的过程中,我看到欧洲球队在短传渗透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德国

队的进步尤为明显,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其他国家是在打围绕球星展开的短传渗透战术,而只有德国是在打围绕球队的短传

渗透攻势。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A:以球星为核心的进攻型足球

(A)优点:球星的个人控球能力突出,临门一脚的成功率较高,传球想象力丰富和准确度较高,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B)缺点:球星毕竟是人,人就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身体状况、心情、现场盯防环境、其他队员的配合等等,一旦球星发

挥失常、或被对方盯防人员看得过死、或接应人员被对方看得过死、或球星的个人技术习惯本对方克制,那么这个球队面对失败的可

能性会变得非常大。

B:以球队为核心的进攻型足球

(A)优点:只要经过刻苦、规范、详尽的训练,每个队员都能坚守自己的岗位,那么谁拿到球都会完成准确的转递配合和射门,总

之在这里,我看不到某个球员的个人表演,看到的是整个团队的表演,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足球机器,就像本届的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战

车。但是球星云集的队伍中,每个球星愿意打这样严格规范化的足球吗?至少我看到C罗、罗本等人都不愿意这样去打。

(B)缺点:除了个人控球能力和想象力,我实在是看不出这种进攻模式缺点在哪里。毕竟球员日常的训练集中到了团队配合上,很

可能造成队员在个人能力和想象力里上存在不足。一旦防守方取几乎全场防守和盯人盯位战术,就会给进攻方制造很多麻烦。但是

哪个球队能够保证整场比赛都能高度消耗体力和高度集中精神去做这样的防守?

(3)空中长传中调

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就不说了,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需要说的是,这种方式必须要求球员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A:奔跑及启动爆发速度一点要快,至少要和防守队员的速度一样快,搭配上平时训练中预知其他队员的传球方向,那么突然启动以

后就很容易摆脱防守队员,实现快速突破后在运动中接应到球并完成下一步的工作。在阿根廷VS德国的比赛中,我就看到,德线

上的队员在速度上明显快于阿根廷的防守队员,再加上阿根廷队员回防太慢,后卫人手不够,无法进行贴身近逼抢,所以造成德国很

轻易的就实现传中射门。估计德国队在大换血时,对球员的启动和奔跑速度,做过严格筛选。

B:身高达到一定标准,头球功夫一定要过硬,一旦防守方队员逼抢厉害,无法实现低控球的传中配合,那么选择高空球传中和直接

射门成为了最后的选择,如果选择直接射门尽量不要用慢速角度球来射门,毕竟进攻进行到这一步,一个合格的防守方守门员和防

守队员精力已经高度集中,慢速球会给守门员很多的跳跃准备时间。所以在德国的比赛中,大部分被迫直接射门的球都是大力抽射。

而巴西VS荷兰的比赛中,卡卡就是太过于讲究射门角度,才丧失了很多破门机会。

(4)长传直接渗透

最典型的是:德国的守门员直接助攻后克洛泽的快速插上射门,以及巴西VS荷兰比赛中中场的直接长传渗透后罗比尼奥的射门。估计

德国队这种进球方式在平时的训练中就经常进行,这从德国VS阿根廷的比赛中守门员踢球的位置和力度可以看出来。而巴西的进球更

像是球星们临场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力发挥出来的结果。所以回过头来想象,如果巴西的那个进球,需要三个环节来保证,一是传球的

球员要能够想到;二是传球的球员要能够做到;三是接应的球员要预判到。而德国的规范式足球,只需要保证守门员准确做到就行了

,因为锋线上的球员一开始很可能就是知道的。

2。足球防守

这里没有什么好讲的,德国研究出了最合理的进攻方式,必然他们会研究出最合理的防守方式,这需要3点来保证:

(1)合格的体力和后防奔跑启动速度

(2)高度集中的精神和坚毅严谨的性格

(3)严格的盯人盯位加贴身逼抢规范

德国VS阿根廷中,德国队拿到球以后,阿根廷防守队员很时候用的是间隔2、3米的防守,这是完全不管用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就我现在开来几乎没有发现德国队的缺点,如果说有缺点,那么就是这支德国还太年轻,偶尔可能会在复杂环

境下出现问题。可以说未来几年,德国将把足球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同时我感到也有些失落,因为规范式足球会减少球星突出的

个人控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带来的足球美感。

另外再提一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子双人皮划艇中获得的冠军,再后来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详细介绍

了这对冠军获得运动员的训练经过,具体数据我记不清楚了,好像是3个研究生加2个博士生研究出来的科学的训练方案。

在德国队比赛中,我隐约感觉到了这种科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影子。因此我也希望我们国家在体育运动中能实践科学体育运动

的方式。毕竟体育不仅仅是需要有基础运动员,还需要有科学依据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实践。

中国青少年足球现状

其实“犀利的点评与分析”和是否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在于积累。看球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转变过程。首先从热闹看起,然后变成懂门道,再然后到“入行”,最后有契机真正进入研究领域,才叫做专业。而没有进入研究领域之前,所有的“专业”都只能说是一种个人能力。首先,会看球多数都是从“会踢球”开始产生转变的。好吧,退一万步,就算你不会踢球,但疯狂地喜欢看球,看过好几年的高水平比赛之后,只要善于观察和积累,也能够通过“合理性预测”完成对于一场比赛的总结和点评。我不太同意“@陈皓宇 成功学老师”的一个小细节在于,如果仅仅只是对一场比赛进行单独性的评论,那么定的调子有两个,一个是他在答案中所说过的比赛大背景,另一个是当场比赛当中所要评论的队伍的独立表现。这两个调子其实都可以单独存在。比赛大背景多出现于联赛,是在于一个要点评比赛的人对于联赛的积累和认识。而独立表现多出现于国家队,更多地是去了解当值教练、上场队员状况和比赛进程。其次,大赞@陈皓宇 的“对于足球的理解最终还是得亲身地投入到球场上去”,说句实话,单纯看球的球迷寻求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没有亲身经历过这项运动,无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完成对比赛、对球员和对技战术的合理分析。至于球队的战术、站位和教练意图,这些其实无论专业点评家还是资深球迷,很多都是通过现场画面、电视转播画面得来的主观评价,区别在于谁更接近实际情况,仅此而已。所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个时候,兼收并蓄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承认对方提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并且进行探讨,而不是上来就说“你不对,有种来战”,这其实更多地是自己底气不足的表现。BTW:很多时候球迷的这种表现和国足的表现其实是一个心态,要么盲目自信,要么过分自卑。举个简单例子吧。阿根廷的世界杯预选赛。如果单从场面和战术安排上看,得出阿根廷队员状态不好的结论,是不足以服众的。因为诸多阿根廷球员在欧洲效力,必须考虑到他们长途飞行和倒时差带来的生理影响。所谓有深度的球迷,这样的说法其实很怪。深度不是衡量一个球迷水平高低的标准,我觉得是否客观才是标准。看球和下棋一样,首先是复盘,复盘能让你从狂热和欢乐当中清醒过来,然后理智地去思考问题。只要坚持这样的习惯,在看球的过程中,专注的东西会慢慢转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庖丁解牛”。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就是思考和观察水平提升的过程。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

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中国足球的现状令人不满,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感慨万分。 刘鹏说,中国足球的现状令全国人民很不满意,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必须深刻反省。青少年足球的基础如此薄弱,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如此匮乏,就是中国足球水平长期低下的重要的基础性原因。足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它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与个人项目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竞技性强的个人项目,虽然参与人数少,但通过适当选材、层次精雕细琢、科学训练,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但是集体球类项目,特别是足球项目,需要众多选手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众多球队相互交流、竞争提高,这就决定了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基础在于必须拥有相当大数量的热爱足球、参与足球、具有一定足球技能的足球人口。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青少年参与,就不可能孕育、涌现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也就不可能提高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 刘鹏举例说,巴西、阿根廷、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足球发达国家的青少年几乎爱足球、踢足球,正因为他们拥有了大量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所以这些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站在了世界顶峰。据报道,在日本足协注册的18岁以下青少年有50万人,而目前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7000人,差距不言而喻。“我们在对中国足球运动水平低下而扼腕长叹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极少、青少年后备人才极度匮乏的严峻现实。如果让目前的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要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无异于想在沙滩上建摩天高楼”。 感慨现实的同时,刘鹏提出:“我们必须从打好青少年足球基础做起,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绝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本着对中国足球未来负责的态度,从振兴中国足球的高度,痛下决心,花大力气狠抓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绝不要指望足球没有青少年的普及,就能提高水平。我们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抓基础,大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这既是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推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运动的载体和手段,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迫切的历史需要。”

谁能分析一下中国足球的症结是什么?

前言

我这次研究的课题是中国足球的现状与未来。中国足球在中国人眼中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敏感话题,它承载着13亿中国人的希望,却似乎怎么也提不起精神,人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关注着它,它的每一次失败都会在国内引起轩然***,越来越多人已经对它失去信心了。对此,我们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虽然我们人数不多,但是怀着对中国足球的一片热忱之心,我们还是对此展开了一些研究调查,我们分别从中国联赛,球迷,球市等方面入手,用调查,问卷,讨论等方式,希望能得到一些资料。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研究调查,我们终于还是得到了一些我们想要的答案。以下便是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如有语言偏激之处,请大家见谅。

过去篇

在现代足球历史上,二十世纪里,中国队给人的感觉是屈辱的一个世纪,诸多的事实也表明,确实如此!

但是,中国也曾辉煌过,世纪之初,现代足球由欧洲传入中国。“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1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士齐名,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其时,中国足球在亚洲逐渐发展强大,和李惠堂一起,涌现出了第一批开天辟地式的先驱,第一次出现代表国家外战的正规球队。这是一种标志,中国足球开始起步,足球在中国成为规范化的竞赛。在1915年到1934年,中国获得了远东运动会的九连冠,并于1936年,1948年两次入围奥运会。这时,中国足球在亚洲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随后的时间内,由于政治等原因,整个世界足坛都出现了一段真空,中国足球也不例外。但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步伐却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队曾集体去匈牙利留学,并与1958年回国,可惜冲击1958年世界杯决赛圈失败,打击不小。或许这应该算作中国足球在整个20世纪的第一大事,它背后的深远意义,绝不仅仅是第一次整支国家队出国留学,第一次出现外籍国家队主帅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足球的骨干,李凤楼、陈成达、年维泗这批人,日后不但成为国家队主力,更长时期地占据中国足球的统治地位,他们自身的素质,能力,魄力在此后几十年里直接影响着中国足球的发展,主宰着中国足球的命运。而他们言传身教出的后代,无论是在当球员,当教练还是主管领导工作方面都深深带有前辈的烙印,因此,这批人成为近代中国足球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们今天所提及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足球之根源。然而,这批自我定位接近欧洲二流水平的球员所组成的国家队,第一次冲击世界杯入场券,即败在印尼队脚下,似乎是个不祥的信号,预示着此后中国足球一系列的失败。

其后的时间内,是漫长的十年“”,在一个“政治第一”的年代,足球无疑被禁止了。改革开放之后,苏永舜率领中国队冲击1982世界杯决赛圈失败。这是中国足球长期封闭,重返国际足联后首次冲击世界杯出线权,实质上它是中国足球现代史的开端。它是中国足球与外界第一次全方位的碰撞与较量,使中国人第一意识到现代足球的残酷,初步接触到以主客场为代表的国际足坛的通行赛制。整个过程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传遍整个中国,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看九寸黑白电视,读八分钱一份足球报的球迷群体,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出现一球牵动亿万心的热潮,球星的概念开始形成,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至今依然是中国足球几代人奋斗目标。此后,足球确立了中国第一运动的地位。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对新西兰队的失败,导致中国足球开始向重硬朗,重力量,拼速度身高体能的模式转化,直至今日。

1985年5月19日,由于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主场败给了香港,失去出线权,在场球绪激昂,气愤难平,无处发泄,进而演变成***的街头爆乱。从此,中国足球不再孤立地被当作体育运动,而更多地从文化角度,被当作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引咎辞职,不仅仅因为比赛的失败,更被当成安抚民族主义情绪,稳定社会的替罪羊。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被赋予了沉重的社会使命,在这种背景下,保守风气逐渐弥漫了整个中国足坛。中国队在亚洲从极盛转向衰落,技战术风格从主动进攻演变为防守反击,逐渐向二流水平滑落。

1988年的奥运会和1990年的世界杯,中国队插肩而过,因为了两个“黑色三分钟”。进入现代足球的中国队,抓住东西亚分治,不必硬碰主要对手韩国队的历史机遇,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冲出了亚洲。但中国足球却未能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从而使自身有质的飞跃,因此进军奥运并未带来太多的影响。反倒是次年的世界杯预选赛所带来的冲击与反响要强烈得多,中国队两次在领先的有利形势下,两次在终场前三分钟内连失两球,痛失冲出去的历史良机。尽管又一次失败,但这种极度戏剧性的结果,使足球在中国社会受关注的程度又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中国79年开始改革,开始对外开放,但足球上与“洋教头”的“再一次亲密接触”却一直等到了90年代。1992年,谋求开拓发展的中国队将施拉普纳请来了,但是冲击1994年世界杯决赛圈又再次的失败了。施拉普纳成为第一任来华执教的国家队主帅,他在中国不到两年的短短时期,是中国足球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过渡的分水岭。虽然施拉普纳率队打出亚洲杯季军的成绩,也给中国队带来足球发达地区的部份理念,但限于他自身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导致中国队失败的必然结果。施拉普纳之后引发了继续引进洋教练还是仍由中国人出任国家队主帅的争论,随着中国足球与国际的接轨,这种争议已不复存在。

职业化联赛之前的格局是辽宁的一统天下,作为中国足球第一大省,辽宁建立了年到1993年十连冠军王朝。实际上,东北足球早在50年代已居中国前列,但直至80年代初,以李应发为代表的辽宁队,才逐渐确立了辽宁足球在中国无可撼动的霸主定位。他们以每年夺一冠的方式,建立起十连冠王朝,其中包括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全运会,全国甲级联赛,足协杯冠军称号,和迄今为止中国球队唯一所获的洲际冠军亚俱杯。甚至在今天,职业联赛七年五夺冠的大连队,仍然带有当初的影子。辽宁足球成为中国足球最大的组成部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足球的辉煌与失落。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职业化本意是通过建立竞争机制,从而使球员完成“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良性转变。结果这一无心插柳之举使足球成为一项巨大的产业。但职业联赛又衍生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如球黑哨,球员素质不升反降等等,随着投入的增加愈演愈烈,到了不可收拾,甚至使中国足球改革不下去的程度。与此同时中国球员外战中一系列拙劣的表现,终于使中国足球自我定位在亚洲二流上。

19年的戚务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冲击世界杯力不从,所以惨败大连金洲,国人继续失望。本土教练的水平使得中国队不得不再次寄望于外教,霍顿来了。这位曾经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的主教练,花了中国足球两年时间和若干万美金的“英国绅士”终究没有经得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考验。他的“平行站位”、“长传冲吊”理念没有拯救得了中国队。我们的打法没有变数和套路,结果只能那样。可惜一代那么有潜力的队员和同他们的前辈一样被写入了失败者的史册。但是,和施拉普纳一起,他们的足球思想却大大的影响了中国足球。因此,中国足球坚定不移的走起了外教之路。

也许,我们忽略了中国女足的诞生、发展和壮大,虽然从女足已经由1982年发展至今,但是女子足球在中国并不普及,仍然处在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体制和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专业体育时代,第一代女足球员仍然活跃在赛场上。只有在96奥运会,99世界杯上中国女足两度冲击冠军未果,屈居亚军之后,全国才掀起一定的女足热。

现状篇

2001年10月7日,中国足球第一次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这本是中国足球实现历史性飞跃的一个契机。然而,在中国队三战皆败一球未进结束了世界杯之旅后,八个月前中国足球喷薄而出的滚滚似乎一下子冷却并迅速降至冰点。中国足球究竟怎么啦?

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拥有球迷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一次打进世界杯的意义。就像评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陆月球一样,“他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无论如何,中国人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它的历史意义不容否认。但正因为我们迈出了这一步,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置身于世界足球现状及发展的坐标系统之中,对中国足球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评判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我们从不怀疑思想的力量,我们相信一个有能力进行不断反思的民族是有希望的。虽然中国足球目前身陷“黑屋”,但是,我们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呐喊唤醒渐趋麻木的中国足球。

每一次我们反思中国足球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我们的体制不行。”中国足球现有的体制究竟有何弊端?我们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并建立起一套能推动中国足球健康良性发展的体制呢?我们认为,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是摆在中国足球面前最首要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足球所谓的改革不仅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在改革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合理体制的限制和困扰。中国足协与地方足协及各职业俱乐部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被呼唤多年的职业足球联盟究竟该不该成立?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足球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八年前,中国第一批职业俱乐部陆续成立了,1994年,中国的甲A职业足球联赛诞生。然而,仅过了短短的八年时间,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已经面目全非,除了北京国安一家俱乐部坚持了八年之外,其余的二十余家俱乐部均纷纷易帜,其中有些俱乐部甚至几易其主。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致命伤。俱乐部为什么频繁易帜?显然,这与俱乐部生存环境和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关。2001年,中国职业足球史上最大的悲剧是成立八年之久的四川全兴俱乐部因不堪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仅以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卖,由此可见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更多的是依附于实力雄厚的经济体才能得以生存,我们不否认职业足球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反问一下:中国是否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呢?

足球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中国的职业球员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否认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有职业精神的球员,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的职业球员的素质还相当低下。职业球员参与地下甚至与地下的庄家联手制球已经不是秘密了,中国职业球员也经常见诸报端,至于打架斗殴就更是家常便饭,最近甚至传出了一些职业球员的丑闻。在所谓精英球员会集的中国足球队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群“经济怪物”,而不是职业球员。如果中国足球不能像日韩那样培养出一批像中田英寿、稻本润一、黄善洪、李荣杓那样既有非凡的足球能力又有职业精神的球员,中国足球将永远也不可能超越日韩。

1998年至2001年中国职业足球受到了“黑哨”和“球”的疯狂袭击,在1999年的“渝沈案”之后,2001年甲B联赛的最后几轮更是连续上演了一连串触目惊心的“球黑哨案”。浙江绿城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和广州吉利俱乐部董事长李书福甚至以不惜自曝家丑来揭露中国足球的***。在职业足球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足协并没有拿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这一场战斗。尽管“黑哨”龚建平因受贿百万元人民币被拘捕,但仍有一大批“黑哨”和“球制造者”逍遥法外。难道沸沸扬扬的“黑哨球”案就这样结束了?***通常是由上到下的,***是一个呈链条状的完整体系,如果今天我们不敢正视和惩治中国足球的***,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死灰复燃。

自从职业联赛以来,通过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引进世界足球先进的技战术意识和理论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职业联赛八年来,我们究竟从洋教练那里得到了什么呢?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我们炒掉了一批既有先进的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洋教练。对一些出色的外籍教练在训练、管理和理论上的经验,我们也没有很好的总结。洋教练的价值仅仅在他执教的一段时间内得以体现。我们不否认一些出色的洋教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国足球,但是,包括米卢在内的洋教练大多数是在我们的质疑中离开了中国足球。我们已经学会了“拿来主义”,但我们也仅仅知道“拿来”。

中国队兵败世界杯,对于中国队的表现,所有人都承认中国足球技不如人。现在,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二十年来,我们总是技不如人?本届世界杯韩日足球出色的表现彻底地动摇了“人种论”,日本队的技战术连欧洲和南美一些球队都羡慕不已,在体能和意志上,韩日的表现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令欧洲球队都为之胆寒。十年前,还与韩日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中国为什么既无技术,又无体能呢?显然,技不如人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的训练水平不高,不够刻苦所致。我们认为,韩日世界杯对中国足球作出的最大贡献是既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给我们带来希望。但愿,再过十年,中国足球不要再拿出“技不如人”作为理由来搪塞了。

本届世界杯之后,中国足坛又掀起一股汹涌的“留洋潮”。到欧洲五大联赛接受锤炼固然是土耳其、韩国、日本、塞内加尔足球成功的因素,但是,不要忘了,土耳其有可以跟欧洲任何顶级俱乐部抗衡的加拉塔萨雷、贝西科塔斯等几家俱乐部,日本和韩国的职业俱乐部这几年基本上把持着亚俱杯和亚优杯。我们认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决不在于让几个人到欧洲联赛去踢球,与其到国外靠别人的施舍度日,还不如留在国内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联赛。只有把基础打坚实了,球员凭借自身的实力能够顺其自然地到欧洲五大联赛效力,这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阳光大道。我们认为正是因为中国足球总在寻找捷径,而不肯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才现实地拉大了与日韩的差距。

自职业足球联赛以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涌现。虽然不少俱乐部和民间团体动真格地抓起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球员培养的力度和广度还有明显欠缺,甚至有畸形发展的迹象。由于多数俱乐部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因此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并没有吸引真正优秀的教练员,缺乏优秀教练员是中国青少年培养工作的最大难题。当然,还有不少青少年俱乐部打着培养青少年球员的旗号,干着敛财的勾当,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为了成绩居然学会了打球,最近辽宁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居然出现了守门员往自己球门里扔球的闹剧。如果我们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到了这种地步,中国足球必将迎来可怕的明天。

在中国足球这条“生物链”里,中国球迷不仅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而且也是最可爱的人。但是,经历了世界杯之后,对比韩日球迷,中国球迷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呢?这几年,中国球迷寻衅滋事屡屡发生,西安近几年的球场骚乱案更是震惊全国。我们并不苛求中国球迷对丑陋的中国足球付出太多,但是,我们相信:有什么样的球队就有什么样的球迷,有什么样的球迷也就造就什么样的球队。尽管中国足协曾一度试图与媒体成为“一家人”,但是,由于中国足协的各项工作不够公开公正,也因为媒体间的竞争过于激烈,经常出现新闻,导致了中国足协与媒体之间长期冷战的局面。中国足协和媒体的对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足球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足协需要以正确的姿态面对舆论的监督,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为了中国足球,媒体也应该作出庄严的承诺。

足球暴力

足球是魅力无限的全球第一大运动,随着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举行,人们对足球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过,在人们享受足球并为之呐喊的同时,也经常看到绿茵场上的另一面:球迷骚乱、足球流氓等足球暴力以及黑哨、等足球运动的衍生物层出不穷,使足球运动蒙上阴影。我国足球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职业足球运动的兴起,足球暴力、足球黑哨等也是丑闻不断,正在从不同的方面扼杀着刚刚起步的中国足球。

足球暴力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项运动,足球常常引发一些人的非理智情绪,足球运动的魅力之一就是其难于预测性。球场上的运气,使球赛充满了变数。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人们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或狂喜或狂怒)。此时,只要有一个“导火索”,狂喜或狂怒的情绪就会被激发,并通过原始的破坏行为宣泄。足球暴力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就发生的场所而言,可能是在球场内,也可能是球场外;就骚乱的方式看,可能是不同球迷之间的大规模殴斗,如1985年,发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海塞尔惨案,使英格兰足球流氓的恶名达到顶峰。由于英格兰利物浦球迷骚乱,赛场看台倒塌,39名尤文图斯球迷死于非命;也可能是针对公共场所的目标,建筑物、汽车等,实施放火、冲砸等破坏活动。还有可能针对特定的对象的谋杀或者侵害,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1994年哥伦比亚足球队员埃斯科巴,因为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哥伦比亚队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不慎将球踢入了自家的大门,埃斯科巴回国5天后在酒吧外被一群醉汉羞辱,最终身中6枪不幸身亡。

足坛***同样也有其产生的土壤。现代足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的运动。公平竞争本是体育运动的应有之义,但为了达到商业目的,足球行业也充斥了商业欺诈,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受到挑战。其表现形式有:(1)收买裁判。裁判是公平竞争的象征。绿茵场上的裁判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裁判被收买,其权力必然被滥用,天平必然倾斜,近年来沸沸扬扬的“黑哨”现象渊薮就是一些俱乐部(球队)对裁判的收买;(2)收员。非法集团与球员勾结打球,或者一方球队收买另一方球员做“叛徒”,出工不出力或者出倒力;(3)收队。作为观众,自然希望看到一场真实的比赛,但一些球队不是从提高技艺着手,而是在关键场次上通过对对方球队的金钱收买达到目的,被观众斥之为“球”就是其反映;

针对日益严重的足球暴力和商业欺诈,人们寻求各种对策。首先,人们想到用“家法”规范,足球行业内有诸多规范和纪律,如裁判受贿而吹“黑哨”,足协执法机关会根据情节轻重判处包括终身取消其裁判资格以及有期限取消资格等程度不同的处罚。行贿或者受贿的足球俱乐部将被罚款25万欧元,有行贿或受贿企图者也将受到处罚。行贿或者受贿的球员将会被处以3个月到两年的禁赛处罚,另外还可能被处以罚金。球员在比赛中动粗的,要对球员禁赛或者罚款,主场发生暴力混乱的,要对俱乐部处以罚款或者取消当地的主场资格;其次,“家规”之外还有国法。2001年8月,意大利议会通过了专门的反足球暴力法,包括:严禁赛场观众向赛场内投掷物品,违者将被判刑,刑期从6个月至3年;根据球场暴力的录像,警方在48小时内有权拘捕肇事者;擅自进入球场的观众将被判入狱6个月,或者交纳200万里拉的罚款。在英国,不论是裁判还是球员收受贿赂都是“纵比赛结果”的行为,“参与这一行为的人很可能犯下了包括‘欺诈罪’在内的多种刑事罪。如果证据确凿被***定罪,他们会面临被监禁的处罚。”根据德国刑法,对裁判行贿者将会被判处3个月以上5年以下的***;受了贿赂而吹“黑哨”的裁判,也会根据其情节轻重被处以6个月到10年的***。在美国,以提供或者收受不法利益或者其他方法妨害公开竞技规则或者举办、参加不正当竞技的行为,可以构成不正当公开竞技罪。再则,舆论监督。虽然法律和足总协的各项制度对于足坛的球等丑恶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但是舆论监督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很大程度上它可能比判处几个人监禁的作用还要大。

我国的体育法制尚不健全,也没有专门针对足球暴力的法律。不过,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足球流氓、足球暴力等行为完全可以纳入现行刑法的视野。例如,非法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绿茵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刑法第130条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对在足球场内外起哄闹事,制造拥挤,殴打有关人员或者向有关人员抛掷脏物、阻拦比赛进行等行为,其中首要分子,可构成刑法第291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如果在骚乱过程中,行为人用的手段或者造成的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的,还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如实施放火烧毁公共财物者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有可能构成放火罪、故意伤害罪抑或故意罪。破坏公共财物的可能受到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追究。

相对于足球暴力而言,我国现行刑法对足球欺诈等行为尚缺乏有效的、明确的规范。《体育法》第51条第2款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有贿赂、、组织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一规定内容在刑法中缺乏明确的相对应的条文。例如,对于“黑哨”裁判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牟利,违背了裁判的职责,欺骗和愚弄了广大球迷,“黑哨”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这在认识上是高度一致的,但对“黑哨”的罪与非罪就有较大的争议。“有罪论”论者认为,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不能允许有某个行业或者领域能够成为法律管不到的盲区。“无罪论”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所以,在法律解释没有明确之前,“黑哨”裁判暂时还只能受舆论法庭和道德法庭的裁判,或由足协按行业纪律进行处罚,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在“有罪论”中,对涉嫌“黑哨”的裁判究竟构成哪种罪?也不无疑问。一种观点认为,足协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具有行业行政管理权力的社会团体,即实质上足协是国有事业性质的行业管理组织。因此,中国足协的工作人员无疑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那么受足协临时聘任充当国内足球联赛裁判的人员也就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所以其符合刑法第93条规定的犯罪主体,应以***论处。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足球比赛具有商业性质,对于足球裁判的受贿行为,可以依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以公司、企业人员***处理。踢球的球员实际上就是这个企业的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收受他人的贿赂也应构成公司、企业人员***。而对于行贿的一方,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可能构成《刑法》第164条规定的,对企业公司人员行贿。

媒体对“黑哨”问题追踪和曝光和社会对此的强烈反映,说明“黑哨”构成犯罪的应然性,这多少有点像足球场的群起而攻之的。但法律是理性的,理论界“黑哨”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的争论,反映了法律界的理性思考,也反映了法律与社会需求相矛盾。我认为,再具体的法律都是相对的,不可能穷尽一切现象,所谓“百密一疏”,既然现行刑法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而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是承认和容忍刑法不完整性,这是社会对选择罪刑法定原则应付出的代价。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对“黑哨”或者其他足球欺诈行为无论以何种罪处理,都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对“黑哨”等问题的讨论不应纠缠于具体案件,而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体育法制的完善,为发展中的足球、球市以及球员、球迷,构筑法制框架,使绿茵球场远离暴力和欺诈,人们真正享受足球的快乐。

黑哨

就在大家看过中超首轮一致感慨中超与甲A没有什么区别的时候,我们却要大声呼喊中超与甲A不同,而且是严重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是最近钱包严重鼓起来的裁判员给我们表现的。十年甲A每到联赛的最后收官阶段,裁判就成为关注的焦点似乎已经是中国足球永远不变的旋律。而中超元年却严重提前,在载入史册的第二场比赛就出现了黑哨,而且是***裸的黑,加上此前十年最佳裁判陆俊连点球的个数都不记不住,我们不能不佩服裁判水平和手段在目前来看是真的进了中超。

中超首轮比赛中数次传出各种关于裁判的声音,球员、教练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有扼腕叹息的,有扶门而泣的,也有无比愤怒的,真可谓是“骂爹的,骂娘的,认为中国足球必死无疑的”应有尽有。而裁判也在瞬间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的罪人。真不容易啊,多少人想成为大众罪人还没机会呢?尤其是山东和上海的比赛,一个有争议的判罚再次将裁判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国内发展足球运动,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一、进攻无力,缺少配合。

纵观中国对新西兰的比赛,表面上中国队占了上风。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下半场失球后的二十多

分钟,球权基本都在中国队一方,控球率远比新西兰高,优势尽在中国队一边。但是就是打不开局面。为什

么?仔细想想,中国队也不可能进球。中国队的进攻,有几次能达到对方禁区?即使到禁区边上,也一一被

对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区里的两次,都是先下底,再传中,但运气不佳,都击中门柱或横梁,没有破门。整

场比赛,看点也就这么点,其它时间,国足队员都在疲于奔命。中国队进的那一球,是乱军中取胜,说白了

,就是瞎猫碰见死老鼠,开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头上,顺势一摆,球进了。

至于中国球员的表现,也都尽力了,但都是各自为阵,没一点配合。后卫拿到球后,一个大脚,拼

命地朝前传,唯恐在自己后方被对方抢断;前锋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体力。后卫的脚法

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确地传到前锋脚下,大好的机会,就这样一瞬间失去了。队员间就像一盘散沙,乱糟

糟的,三条线不是离得太远就是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章法。好几次,一个队员传出球(记不清几次、那个球

员、什么时间)后,发力朝前跑,想和队友做撞墙式配合,可接球队员根本就没这个意识。可怜韩鹏,满世

界追着球跑,特点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再也没有了在鲁能的潇洒。我不懂,是球员不会呢,还是教练没要求

,或是接球的球员长时间没碰球,想好好过过瘾。总之,占了上风的中国队没有一丁点配合,进攻乏力,今

天踢平了新西兰,应该是很的了。

中国队的表现,并不是今天偶尔为之。看看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二十强赛中的表现,哪一次不是如

此。如此顽疾,竟没人看出?悲哀,中国足球队的悲哀,中国亿万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国足二十强赛出局

时写的《中国球迷的悲哀》。

二、后卫无能,盯球不盯人。

中国队占尽场上优势,可就是先丢球了。并不是对方有多么好的技术和配合——如果是那样,我们

也认了,也能体谅我们的足球水平低,体谅我们的球员,就像我们遭遇到西班牙、荷兰一样——可对方就两

个人呀,一停、一吊,就摆脱了我们四个防守队员,形成单刀,直插空门,1:0 ,中国队出线希望遭受严

重挑战。什么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后卫平行站位,没有纵深防御,球员无法补位,二是后卫漏人,被对方

反越位成功。我们先不说后卫平行站位(这有可能是教练特意安排)的安排有无疏漏,但后卫漏人的问题是

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后卫,两眼只盯着活动的足球,全不顾身边的人,就像一只捕食的青蛙,只

对活动的小目标感兴趣。看看今天球员的反应:对方球员接球后,四个防守球员眼睛都盯着接球人的脚上球

,全然不顾身边只有几步远的另一个对方球员;当对方传出球时,一切都已经迟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防守

队员竟然从相反方向转身去追。我不知道当事人李玮峰作怎样的解释,应该说,李玮峰在这场比赛中表现还

不错,但就是这个失误,李玮峰难辞其咎,中国队的三分变成了一分。

我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用此来说明中国队的痼疾。后卫漏人,现在好像成了中国队的习惯

了,不管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是热身赛、友谊赛,包括今天的奥运小组赛,我们的失球,绝大多数都是源于

后卫漏人。后卫“盯球不盯人”难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时尚?但我看意大利的“世界最坚固的防线”,好像

后卫专门是盯人的。我们的国足,教练不知请了多少,德国的、英国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的,还有中

国本土的;足协也换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后卫漏人”问题,否则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有

所改观呢?

就我们国足后卫现在的状况,接下来输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组出线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一种奢望

吧,比利时比我们强,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们的足协官员和教练应该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却好卖弄。

起球技,我们当然不能和小罗、梅西比。应该承认,我们的球技水平不如欧洲、美洲、非洲的球

员,甚至不如亚洲的日本、韩国。

然而,我们的球员好像并不承认这一点。何以为证?你看场上,我们的国足队员,只要拿到球,总

要在脚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带一带、朝旁倒一倒,非得两三人上来逼抢,否则是是不传的,就好象自己的球

技有多高,而别人不知道一样。

结果是,短而灵的风格没了,亚洲人特有的灵活葬送了,不知何时何地学起了英国人的长传冲吊,可

惜我们不能长成英国人的个子;

结果是,创造出来的一点空档被对方补位了,机会没了;

结果是,撞墙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传、小范围配合不见了,队员在前、后场上疲于奔命;

结果是,对方两三人一夹击,球丢了,大家赶快去堵漏洞,进攻机会转瞬逝去了;

结果是,十一个队员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配合,没有战术,没有章法,十一个人踢不过十个人

结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伤挨了不少,但,球还是输了,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了,奥运小

组赛只存在理论上的出线了。

著名足球人张路在现场评论中不断说,一脚传球,配合配合,还举了欧洲好多例子。但中国球员好像

没学过“一脚传球”,他们学的都是绝顶的足球功夫,就像**里那样,可以用气功,把足球吸着、转着。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人,还有巴西、阿根廷人,他们没有足球功夫,没有球技,只会你传给我,我传给你

,只能玩低级游戏;中国球员可是足球祖师爷的传人,继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钵,不卖弄一下,何以体现“

熊猫功夫”!

这就是中国足球队三大痼疾。不知什么时候能出现个真正的“医生”,医治一下这些痼疾,否则,

我们这个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赶快撤换那些庸医吧,也让球迷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吧。

随着足球热潮的开启,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入到了青训这个以往无人问津的板块。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层出不穷,而真正懂足球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做好青训体系,发展校园足球是足球兴起的根本。那么在实际发展中,作为基础的校园足球都遇到了什么困难,该如何改善呢?作为一名普通基层教练,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桑尼)基层足球教练一名,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参与过校园足球,所在城市是2009年第一批开展校园足球的布点城市之一。

首先,这的确是个特别庞大的问题,不好做具体回答只能从我的角度去谈谈现阶段我的感受。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教练

学校缺乏教练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扶持体育产业的近段时间也出现了很多培训机构进驻学校帮助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得到了缓解。通过市场化青训服务来解决了一部分学校缺乏专业教练员的问题(缺乏监管,培训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主管部门可能会在之后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把关)但缺乏高水平的青训教练这是个目前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也体现教练员培养机制和体系的缺失。总的来说就是有了量,但却没有质。

比赛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联系不紧密,初中高中联赛开展鸡肋,人才培养得不到延续性。以我的城市例,开展校园足球的小学很多,超过30所,但开展初中联赛的学校不足小学的一半,高中更是要少。从时间上,来看09年校园足球出台之后一直开展的就只有小学和初中联赛,直到去年从国家层面开始要求打造四级联赛才有了高中联赛。这导致很多孩子升学之后便无球可踢。在校园足球校园足球划归教育部主管之前,大学一级的足球联赛CUFL是由教育部门主办的,高中一级的足球联赛也是如此;而小学和初中则主要在体育部门手中。在校园足球划归教育部门主管以后,整个联赛的体系会更紧密,相信这个问题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这个问题的核心,个人认为还是目前我国教育升学体系的不完善。初中和高中是作为应试压力较大的两个教育阶段,从目前的校园体育的升学政策来看相对比之前,没有任何变化。从我的城市来看,有足球传统的、有足球生源需求的学校很少,更不要说能大部分接收升学之前参与校园足球的人口,这个比例不超过20%,剩下的80%能继续踢球的就更少了。从侧面也体现出来教育体制之中学校体育开展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

综合来看,校园足球要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顶层的细致的经过调查后合乎实际的方案,同时方案需要尽量不走样的执行到基层。需要改革后的不是作为官员们升迁的跳板以及贪腐的温床而是作为引领中国足球发展的领头者的足协和有远见的教育部门协同引领和监督它的开展。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进步和完善,需要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足球文化的生根发芽。需要有梦想肯坚持不浮躁的人们去践行这项事业。最后,祝中国足球越来越好,以上。

恒圣体育是国内首家与德国官方足协建立合作的品牌青训机构,拥有德国青少年足球教学体系的独家版权,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动“恒圣学院”教练员培训、“恒圣小将”训练营,以及青少年冬夏令营、海外游学、国际交流、球员选拔输送等青少年足球文化与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