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足球老板-辽宁足球元老

tamoadmin 体育头条 2024-08-29 0
  1. 国足历任主教练的名单
  2. 沈阳经济怎么样?有多少人口?
  3. 请问中超联赛哪几个队从来没降过级?

世界七大奇迹(旧)名单如下:

1,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of Egypt)。

2,宙斯神像(The Statue of Zeus)。

辽宁足球老板-辽宁足球元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罗德港巨人雕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

4,摩索拉斯陵墓(The Colossus of Rhodes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5,阿耳忒弥斯神庙(The Temple of Artemis (Diana) at Ephesus)。

6,巴比伦空中花园(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7,亚历山大灯塔(Lighthouse of Alexandria)。

世界七大奇迹(新)名单如下:

1,中国万里长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

2,约旦佩特拉古城(Petra Jordan)。

3,巴西里约热内卢***像(Christ Redeemer Brazil)。

4,秘鲁马丘比丘遗址(Machu Picchu Peru)。

5,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Chichen Itza Mexico)。

6,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The Roman Colosseum Italy)。

7,印度泰姬陵泰姬陵(Taj Mahal) 。

扩展资料

七大奇迹是公元前3世纪(中国战国末期,秦始皇尚未统一中国),腓尼基(现在的黎巴嫩、叙利亚沿海一带)的一位旅行家安提帕特(antipater)列举出来的。

后世人反复沿用,也就流传开了。不过现“七大奇观”中有六个由于地震,火灾,战争等因素被损毁,只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由于古代奇迹大多已经毁灭,后人又提出了世界新七大奇迹。

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由民间组织“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发起。通过互联网,电话及手机短信等投票方式,从21处世界名胜中选出7处作为“新七大奇迹”。

组织者称,超过9000万人投票参与了评选。此次评选虽然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权威机构认可,但至少是对古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百度百科-世界七大奇迹

国足历任主教练的名单

是《球报》。

请看:

人民网>>传媒>>动态

《球报》下周一正式停刊 完成使命走完17年岁月

2005年07月29日15:1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本报讯 已经有17年历史的专业体育报纸《球报》将在下周一正式停刊。昨天下午,从辽宁方面传来消息,《辽宁日报》旗下的《球报》将在8月1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球报》创刊于1995年,在19年十强赛和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达到鼎盛时期。在北方,尤其是辽沈大地拥有众多读者,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份体育报纸。

●张锦桥:10年只留下一些记忆的碎片

从《球报》的一名普通记者到副总编,到《辽沈晚报》体育部主任,再到《辽宁日报》头版编辑,张锦桥忘不掉的还是自己在《球报》供职10年的那段青春岁月。心理上,他已经很难接受在其他地方做体育报道了。“离开《球报》后,发现自己真正成熟起来。”张锦桥说,“这份报纸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哪怕现在看来,仅只是一些记忆碎片。”

1992年,刚刚23岁的张锦桥来到《球报》时,这份报纸才创刊4年,名字叫《美报·球刊》,1993年1月2日更名为《球报》后,由4开4版变为对开4版,逢周一出报,定价4角。“当时辽宁的下岗工人少,又赶上辽宁队的10连冠,这是《球报》的第一个高峰期,但辽宁队随后于1995年降组,带来了报纸的第一个低潮。”张锦桥回忆道。

19年1月1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体育新闻中心,《球报》也更换了总编辑。新上任的吉明刚是1962年生人,当时很年轻,大刀阔斧地对报纸改革,四处网罗人才,以19年十强赛为契机,仅大连一个市的发行量,就从4000飙到7万份,总发行量稳定在40万份。也正是这次比赛,奠定了《球报》“冲烟烈酒”的凛冽文风,很好地迎合了东北人的阅读口味,迎来了品牌最***。

1998年冬,《球报》改为每周两刊,逢周一、周四出报,并扩至24版,同时提价到1元8角一份,成为当时全国最厚而且最贵的体育报纸。两年半后,《球报》迎来自己最后的辉煌,沈阳10强赛期间,最高发行量达到78万份。但2002年3月,在首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中国国家足球队出征韩国前夜,张锦桥离开了《球报》。

“北方市场萎缩得厉害,经济形势也不乐观,从2002年后,报纸便加速度下滑。”张锦桥说,“那时的《体坛周报》和《足球》报都坚持自己的风格,但我却无法找到《球报》继续存在的理由。”看得出张锦桥对这份报纸很有感情,也十分肯定它的那种“体坛故事报”的风格,强调美文写作,但理性一般,错别字也多,有着鲜明的关东文化特色。

心理上从未远离这份报纸的张锦桥一直不断地听到有关它的负面消息,“去年就听说《球报》谋划改组和改名,半个月前终于知道了,高层已经决定让这份报纸消失。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不会感到多么突然和震惊。”但访的最后,张锦桥在电话那端的一句“谢谢你让我谈出了这些”,还是让人分明感受到这个夜晚向他袭来的阵阵忧伤。

●《球报》“老兵”:我觉得心情很沉重

在全国众多体育媒体中,很多精英都曾经在《球报》工作过,谈起老东家的现状,他们都唏嘘不已。

已经离开体育报道行业3年的《球报》元老张锦桥告诉记者:“《球报》是我事业开始的地方,现在正好是夏天,莘莘学子都从学校毕业了。《球报》就像一所大学,学生离开时都会抱头痛哭,留下了青涩的回忆,但是当回首大学的时光时,每个人心中都是美好的回忆。”

张锦桥喜欢用“大学”这个词来形容《球报》。他认为《球报》的鼎盛时期就是在19年足球十强赛以及2001年足球十强赛时,虽然19年中国队没有出线,但是《球报》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的报道得到了读者的认可;2001年中国队终于出线,《球报》更是乘着这股足球热在读者中影响力飙升。

“《球报》不仅是一个团队,很多优秀的体育记者都在这里见证过这份报纸的辉煌;虽然这个载体可能不存在了,但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还会在其他报纸、其他领域奋斗着,这对国内体育报道可能也是一种贡献吧。”张锦桥觉得分离会让人感到辛酸,但是更多的会是美好的回忆。

现在已经在《京华时报》卓有成绩的足球记者张晓敏,大学毕业后就到了辽宁日报集团,她对《球报》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在《球报》的3年是最鼎盛的时期,是继《体坛周报》、《足球》之后的第三大体育报纸。很遗憾《球报》现在会有这种状况,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张晓敏回忆了当时《球报》一出刊,在报社对面的公共阅报栏前就会围着很多球迷读者,一起议论足球和文章,这个场面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见到的。现在这样的场面不会再有了,张晓敏感到有些伤感,她说一定要找朋友帮她留几份《球报》最后一期的报纸,当作纪念。

在《球报》工作了很多年的郝洪军理智分析了原因,“这是市场所趋。《球报》在定位上有了偏差,如果抓住了本地,抓住当地球迷的话也能继续走下去;另外,报社高层在发行、办报思路上都不符合市场规律,必然会受到市场影响。”他还讲到辽沈的球迷感到很伤心,他们更容易冲动,甚至会怒气冲天,但是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不会因此而影响球迷获取信息的权利。

●竞争对手:我们也在总结经验

国内体育专业媒体《足球》报的编委郝清亮认为《球报》不会就此而倒下去,在对市场重新做出判断后,有可能会转型重新回到市场。

现在媒体竞争非常激烈,单一的品种很难在市场立足,综合类报纸对专业报挤压非常凶。“不仅是《球报》,如果没有特色、没有资金,是很难立足的。”郝清亮分析说,《球报》的遭遇还受了体育市场的影响。整个体育市场目前都处在低谷,而报道的重点足球更是一蹶不振,《球报》自然会受到连累。《足球》与《球报》虽然在定位、风格以及读者群不完全一样,但是为了自己的市场及前途,他们也在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球报》停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体制方面的缺陷。球报作为《辽宁日报》的一个子报,直接沿袭了辽宁日报的管理经营模式。而辽宁日报作为一份党报,在那时还是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新生报纸的频繁出现,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特别是南方的许多媒体,转型较早,竞争力较强。改变这种经济式的经营模式只是早晚的事,墨守注定是要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球报》停刊,我认为是个悲剧。”《体坛周报》资深记者魏明这样告诉记者。作为体坛周刊资格最深的记者之一,魏明见证了《球报》发展与衰落的全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球报》异军突起,一度为不太景气的中国体育媒体打了一针,对体育媒体起到了积极作用。它那种强有力的竞争姿态,推动了各大报纸主动改善自己,来迎接这种挑战。“虽然《球报》今天倒闭了,但它对中国体育媒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没有理由看轻它!”魏明这样说。

沈阳经济怎么样?有多少人口?

第一任:李凤楼(北京)?

中国体育活动家、足球界元勋。是已故中国足球运动员和教练,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任主教练。

第二任: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1954年,中国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决定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当时赴匈牙利留学的共有

25名球员,其中包括足坛名宿张宏根、年维泗、陈成达、曾雪麟等。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约瑟

夫,他也是中国足球第一位外籍教练。

第三任:戴麟经(上海)

戴麟经,原是***八一队足球总教练、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第四任:陈成达(上海)

中国足球界元老,在中国足坛可谓资深位重,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是新中

国首支国家足球队中的秀才。

第五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933年5月11日生于北京,北京籍。身高1.76米,少年时受其兄影响,喜爱足球运动。

第六任:方纫秋(上海)

1959年历任中国青年队,中国二队教练,1961年至1963年被选派为中国援助柬甫寨体育组组长,并

兼任柬国家队主教练。

第7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965年接任,一直到16年。其中14-16年兼任领队,实际主教练的事务由任彬担当。

第8任:张宏根(上海)

新中国早期足坛最有名的足球名宿,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头号球星,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优秀的

球员之一。

第9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18年再次接手,参加了当年的亚运会,在争夺第三名的决赛中以1:0击败伊拉克队,获得铜牌。

第10任:张宏根(上海)

第11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第12任:苏永舜(广东广州)

1980年亚洲杯赛之前接手国家队,但小组赛中未能出线。1980年底,苏永舜带领中国队参加了第12

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最终功亏一篑。

第13任:张宏根(上海)

第14任:曾雪麟(广东梅州)

1983年初~1985年担任中国国家队足球主教练。

第15任:年维泗(河北抚宁)

第16任:高丰文(辽宁开原)

第17任:徐根宝(上海)

第18任:施拉普纳(德国)

第19任:戚务生(山东威海)

戚务生1957年开始自己的足球生涯,曾先后入选辽宁青年队、辽宁工人队、辽宁队,16年退役。

1994年出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

第20任:霍顿(英国)

第21任:米卢蒂诺维奇(前南斯拉夫)

第22任:阿里·汉(荷兰)

2002年12月22日成为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主教练。2004年离任。

第23任:朱广沪(上海)

第24任:福拉多(塞尔维亚,执行教练)、杜伊科维奇(塞尔维亚,主教练)

第25任:高洪波(北京)

第26任:卡马乔(西班牙)

第27任:阿兰·佩兰(法国)

第28任:高洪波(北京)

第29任:马尔切洛·里皮(意大利)

此外还经历过代理主教练:金志扬、沈祥福、殷铁生、傅博等人。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31名)、奥运会(1936、1948和

1988年三度进入决赛圈)、远东运动会(获得9次冠军)、亚运会(获得1994年亚军)亚洲杯(获

得和2004年2次亚军)、东亚杯(获得2005和2010年2次冠军)等国际大赛及其他国际友谊

赛。

1924年中国足球协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新的中国足球协会于1955年成立。1931年加入国际足球联

合会(FIFA)。1958年因政治原因退出,在19年重新加入。14年加入亚洲足球联合会

(AFC),2002年同日本、韩国、朝鲜等国足协共同创建了东亚足球联盟。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百度百科

请问中超联赛哪几个队从来没降过级?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

沈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的带领下,认真贯彻沈阳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着眼于实现“两个不低于”和“三大目标”,深入开展“开放年”活动,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1:43.5:50.4调整为5.5:45.8:48.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18.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5%,高出上年0.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5.8亿元,增长27.3%。地方财政支出330.1亿元,增长31.6%。其中,农业支出10.6亿元,增长22.5%;科技支出7.5亿元,增长42.5%;教育支出33.8亿元,增长21.7%;社会保障支出46.8亿元,增长25.2%;城市维护费支出39.0亿元,增长35.6%。

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产值 95.3亿元,林业产值 6.0亿元,畜牧业产值121.0亿元,渔业产值13.5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9.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1.4万吨;水果产量11.8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271.5万吨,增长1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6万公顷,增长3.5%;植树4262.4万株。肉类总产量76.3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45.8万吨,增长7.8%;牛奶产量28.8万吨,增长35.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5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7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4万公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创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00个;拥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6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8个;各类富民经济小区发展到3780个;蔬菜保护地面积3.93万公顷,花卉生产基地54个;千元高效田面积达到16万公顷;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1个,其中省级以上的27个,年销售额317亿元,较上年增长31%;各类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68个。全市耕地已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18.9万公顷,增长10.5%;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38个,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399个;拥有绿色食品138个,有机食品3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及大豆 万吨 321.4 -6.2

#水稻 万吨 105.2 17.0

玉米 万吨 1.9 -14.6

小麦 万吨 1.9 3.4

大豆 万吨 5.2 -33.7

油料 万吨 3.5 5.7

蔬菜 万吨 271.5 13.6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76.3 8.4

#猪牛羊肉 万吨 47.5 13.9

牛奶产量 万吨 28.8 35.7

禽蛋产量 万吨 45.8 7.8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09.8 13.1

牛出栏数 万头 57.1 36.7

羊出栏数 万只 68.0 4.0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50.4 10.6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55.1 13.3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7.1 -5.7

水产品 万吨 16.2 8.2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9.3亿元,增长32.5%。其中,重工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4.7%;轻工业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27.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8.1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3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6.7%。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758.6亿元,增长34.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19.7亿元,增长45.2%。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189.4亿元,增长40.5%。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96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1种,省级名优产品94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1.8亿元,增长50.1%;利润总额74.4亿元,增长6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2%,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辆 266605 92.7

#中华轿车 辆 63298 783.3

宝马轿车 辆 25808 165.1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2870 85.8

金属切削机床 台 80681 18.2

#数控机床 台 15216 50.2

矿山设备 吨 106989 -5.9

水泥设备 吨 22250 4.1

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180 28.9

输送机械 万米 21.2 71.4

变压器 万千伏安 4613 28.2

彩色电视机 万台 272 33.8

化学原料药 吨 34758 4.0

轮胎外胎 万条 363 12.9

铝材 吨 45854 35.5

皮鞋 万双 3191 9.9

啤酒 千升 606427 13.5

液体乳 万吨 47.1 62.1

软饮料 万吨 118.2 22.0

味精 万吨 5.2 12.0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391.3亿元,增长19.7%;施工面积 3031万平方米,增长13.6%;竣工面积1408万平方米,增长 11.8%;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1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1.1亿元,增长31.9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增长2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384.7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299.5亿元,增长35.2%;民间投资1106.1亿元,增长37.3%。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 5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16.3亿元,增长3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6.7亿元,增长26.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5年的1.8:38.2:60调整为2:40:58。完成工业投资694.3 亿元,增长 3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上升至38.8%。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0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城镇开(复)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1692个,完成投资133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4个,完成投资1022.2亿元。建成投产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682个。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电厂一期工程、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制乙烯等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沈阳机床搬迁改造、13万吨丙烯酸等项目建成投产。沈阳地铁一号线及延长线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6亿元,地铁二号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奥体中心体育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沈西、沈北开发大道、沈铁大道顺利竣工通车。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8.3亿元,增长30.2%。房屋施工面积3456万平方米,增长11.4%;房屋竣工面积1185.3万平方米,增长12.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43.8万平方米,增长 24.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150.6万平方米,增长 23.6%;商品房销售额419.9亿元,增长 32.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366.4亿元,增长30%。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7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铁路846万吨,剔除玉米转化减少粮食运量因素,增长7.8%,铁路货运中集装箱发运量增长26%,钢铁发运量增长28.8%,工业机械发运量增长12%;公路货运量16700万吨,增长11.2%;民用航空货运量6.3万吨,增长10.1%。完成旅客发送量9598万人次,增长11.2%。其中,铁路3096万人次,增长7.3%;公路6152万人次,增长13.3%;民用航空350万人次,增长12.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1%。其中,载客汽车31.1万辆,载货汽车9.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8万辆,增长48.2%。

沈阳与国际29个城市、国内37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83条,其中,国际航线34条,国内航线49条。运输飞机起降4.8万架次,增长13.6%;机场旅客吞吐量534万人次,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7亿元,增长11.6%;电信业务总量138.2亿元,增长25.7%。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9万门,比上年增长18.9%。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74万户,增长3.3%,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322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39万户,新增1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12万户,新增64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达到83.4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65.9万户,增长33.1%。固定电话普及率为5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8部/百人。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按商品用途划分,食品零售额392.9亿元,增长14.9%;服装零售额230.8亿元,增长14.1%;日用品零售额425亿元,增长14.6%。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汽车零售量6.8万辆,增长15.7%;数码相机6.2万台,增长92.5 %;移动电话89.6万部,增长17.2 %;房间空调器10 万台,增长42.6 %;摄像机4.2万台,增长61.0 %。

全市处于营业状态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超市54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40家。连锁店铺达4500余个。

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3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商品销售总额3626.2亿元,增长13.9%,其中批发2728.9亿元,增长13.0%。

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63项,外资额8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9%。

全年进出口总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26.3亿美元,增长18.6%;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增长13.4%。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182.7亿元,增长11.2%。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28803万美元,增长177.5%;实现营业额12700万美元,增长43.4%;外派人员1.59万人次,增长10.9%。

截止2006年底,同世界上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旅游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4553 万人次,增长28.9 %,其中世博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8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0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272.7 亿元,增长20.5%,旅游外汇收入 2.3 亿美元,增长33.5%。三个“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5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累计181家。星级饭店(宾馆)111家,其中,三星级54家,四星级15家,五星级5家。全市星级饭店(宾馆)客房出租率达到6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及网点 1063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4.5亿元,增长10.9%;余额26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4%。银行现金收入8944.4亿元,现金支出869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 12.1%。收支相抵,货币回笼 244.5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额2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其中,股票交易额2595.9亿元,增长2.2倍;国家债券交易额113.2亿元;基金交易额38.4亿元,增长4.9倍。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144家,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增长1.6%。其中,国内财产险保费收入17.9亿元,增长15.6%;人身险保费收入36.4亿元。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18.3亿元,增长38.1%。其中,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8.9亿元,增长0.8%;人身险赔付金额9.4亿元,增长1.1倍。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0.8,消费品价格指数102.2。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03.4,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1.1,衣着类指数10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10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0,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8.7,、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6,居住类指数102.2。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102.9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07.05。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6,其中住宅商品房价格销售指数106.9;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02.3,其中住宅租赁价格指数101.2。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7亿元,增长4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2亿元,增长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8.5亿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增长56 %;出口6.2亿美元,增长15.4%。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重点实施了西部开发大道、胜利南大街延长、沈北开发大道和沈铁大道4条区域通干道建设工程,建成了卫工桥。开工建设兴华地道桥、北一路公铁立交桥、三好跨河桥、南阳湖跨河桥等桥梁工程。完成了105条二级以下街路、65万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设了1012公里农村公路。

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2533公里,总面积432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2932 公里,路灯 15.3万盏,永久性桥梁233座。

公用事业

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到1710公里,比上年增加22公里。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536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587标台,比上年增长3%,其中小公汽409标台。市内公交运营线路142条,比上年增加6条;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9.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年末全市出租汽车19318辆。

全年新增供水管网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965公里,供水量 5.24亿立方米,综合日供水量155.1万吨。新、改、扩建热源20处,供热面积达到15800万平方米。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295公里,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153.8万户。

环境保护

全面展开生态城市建设,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县、法库县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市级环境优美村28个、生态环保模范小区(单位)19个、市级绿色社区22个,创建安静小区19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实施了污染源烟尘治理、拆除分散供暖锅炉房、扬尘污染控制等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全市范围内拆除烟囱210根,锅炉2台,完成6万户棚户区的改造,搬迁企业45家,全市“三堆”覆盖率达到96%,建成区内***地面覆盖率达到92%。实施细河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运行20万吨/日仙女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15万吨/日西部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对细河24公里城市段进行了清淤工作,清除了30万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底泥。开展重污染行业整顿行动,对64家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实施了48条街路机动车禁鸣工作。围绕噪声污染热点扰民问题,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

城市绿化

主要实施了和平大街、方型广场等5块街头公共绿地,黄河北大街、东陵路、迎宾路三条出口路重点部位绿化工程,浑河南岸植树,以及市区内主要街路植树工作,新增绿地1.3平方公里。植树 60万株。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33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1%,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0.14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承担国家863、科技支撑、3项目74项,举办重大科技活动26项。科技型企业达到5100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其中1人为双院士。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17个。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3185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10项(国际领先15项,国际先进95项);达到国内水平3075项(国内领先141项,国内先进2172项,国内一般762项)。高新技术产值1500亿元,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40.2亿元。专利申请433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77件;专利授权25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2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专科职业技术院校10所。招收本、专科学生8.8万人,在校生30.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6.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0007人,在校研究生25880人,毕业研究生 5575人。

普通中等学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学348所,在校生36.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5所,在校生5.8万人;职业中学85所,在校生5.5万人。技工学校32所,在校生1.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5%。

小学校849所,在校生37.8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

文化

成功举办第六届沈阳艺术节,推出10台精品剧目。全市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1000场,演出收入突破1200万元。全市100多家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15000场。全年共组织8大系列文化活动20000余场,受益群众达千万人次。文物保护及展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接待观众166万人次,门票收入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新发现青铜时代遗址等一批历史遗迹。锡伯族家庙、高台山文化遗址被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金融博物馆建成开馆。全年引进境外文化活动22起,组织出国演出团组18起。

年末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

卫生

全市有卫生机构659个(不含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211个,卫生院1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年末实有病床3522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721人,其中,执业医师16770人,执业助理医师1624人,注册护士16871人。

体育

参赛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创造了省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城市包揽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新纪录,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先后举办中日韩三国围棋元老赛、沈阳龙舟大奖赛、“浑河晚渡杯”沈阳万人生态慢跑、奥林匹克健身路命名仪式暨“三星电子杯”迎奥运万人长跑、“哈啤杯”万人横渡浑河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到2006年底,全市体育人口达355万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沈阳足球赛区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场建设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和社会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5万人。216.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46.9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为72.9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8.08万户、15.87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8亿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260元/月。4.47万户、8.58万农村特困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0万元。农村低保标准三县一市为每人800元/年,其他区为每人1000元/年。9.13万城市特困居民享受医疗救助,累计救助金额2432万元。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机构174个,床位13455张,收养各类人员9436人。全年通过发售**筹集社会资金8810万元,接受社会捐款1172.7万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人口出生率6.93‰,比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81‰,下降0.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2‰,上升0.23个千分点。生育率达到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5。

就业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0.2万人,比上年增长0.02%。在岗职工95.3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56.3万人,增加0.8万人;集体经济单位6.8万人,减少0.5 万人;其他经济单位32.2万人,减少0.6万人。从在岗职工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0.7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37.2万人,减少5.6%;第三产业57.4万人,增加3.4%。年末离岗职工19.4万人。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1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25.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02万人,发放小额担保5951万元,新增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15.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1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07%。

居民收支、工资及人均储蓄

全年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平均工资19812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392元,增长17.6%。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7415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4元,增长 15.4%;人均消费支出8670.3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5元,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94.3元,增长12.9%。

居住水平

城镇住宅建设投资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新建成住宅1067.1万平方米,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从甲A到中超,只有三支球队没有降级过,分别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而目前这三球队,只有国安和鲁能一直保持很强的竞争力,而申花自朱俊后,逐渐没落,本赛季还要为保级而战!

那么如果只看中超的这段时间,没有降级的队伍就很多了,除了国安、鲁能、申花之外,还有天津泰达、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包括后来的河北华夏和天津权健(天海)。

在中超联赛创立元年2004年,总共有12支球队,分别是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上海国际(现在的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北京现代、沈阳金德(现在的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这个排名也是04赛季的最终排名!

而对于广州恒大,虽然是近年来的王者,但是其前身广州广药于2009年降级,随后广药集团在2010年退出,同年恒大集团买下广州足球俱乐部,更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1年恒大以升班马的身份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并一举实现了7连冠!

中超联赛目前没降过级球队球队还比较多,但是,如果从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球队就不多了。

从目前的联赛积分榜来看吧。

一、北京中赫国安

排名榜首的北京中赫国安是中超联赛的元老了,从职业化以来,这个老牌球队虽然只得过一次联赛冠军。但是,从来没有降级的经历,这是很厉害的!

二、广州恒大淘宝

自从恒大接手广药以后,创造了无数个记录,斩获冠军无数,更是拿了两次亚冠冠军。但是,不幸的事恒大接手之前,球队因为打球被降级到中甲。

三、上海上港

上港倒是没有降级的经历。徐根宝十年磨一剑,从武磊、张琳芃、王佳玉他们小孩儿开始组队打比赛,从中乙一直升入中超不容易(但球队 历史 较短,一点点升起来的)。

四、山东鲁能

山东鲁能,老牌劲旅!自94年甲A联赛以来,从来没有降级。99年获得双冠王,中超改制以后制霸中超多年。

五、重庆当代

其实,目前的重庆队前身应该是云南红塔,尹明善在力帆降级后买壳保留在了顶级联赛。不幸的是后来又像电梯一样升降几次,现在实力不错。

六、大连一方

大连一方是原来赵明阳的球队,资深球迷都了解,曾经也红火了两年,后来老板资金出问题降级了。虽然现在是万达的投资方,但是球队跟八冠王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八冠王已经随而去了。

七、江苏苏宁

老牌球队,曾经的江苏舜天,曾经在中甲(甲b)多年,升上中超以后表现一直不错。

八、天津泰达

老牌劲旅,情况跟江苏舜天差不多,三星赞助时期打了甲b(98年)。

九、武汉卓尔

武汉卓尔的情况球迷们应该比较清楚,去年刚刚升入中超。曾经的武汉队也是 历史 悠久,可惜因为跟国安的一场比赛,那个球队没了。

十、广州富力

广州富力的 历史 也是几经波折,曾经的沈阳、沈阳海狮、沈阳金德、长沙金德、广州富力.....一二级联赛混迹多年。

十一、河南建业

建业也是目前中国足球联赛的活化石,职业化以来没有换过投资方,目前唯一一个。但是,球队在06以前一直在二级联赛,2013也降级一次,多灾多难啊。

十二、河北华夏幸福

曾经的河北中基,之前一直中乙,中甲,华夏入主以后,球队实力大增,打入中超,也曾笑傲群雄。

十三、深圳佳兆业

老牌劲旅,曾经的中超冠军,在老板没钱发工资的情况下,老朱带着郑智、李玮峰、大帝等人拿下了冠军,令人尊敬的球队。后来不幸降级......蛰伏中甲多年,现在佳兆业接手,很不错。

十四、上海申花

中超传统豪强,自职业化以来从未降级!申花是令人尊敬的球队,申花企业虽然挂了很多年了,球队依然在用申花这个名字,不容易。

十五、北京人和

人送绰号“流浪者”。曾经的上海中远,实力强劲,那时候的上海德比才叫火爆!可惜,戴家太重利,球队来回跑,这回安生了。人和也是才升上来两年。

十六、天津天海

也是多灾多难的球队,长期在低级别联赛,好不容易遇到个金主,还是个搞传销的。可惜了,这么好的球队!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问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俱乐部吧?如果是这样问题,那么综上所述,94年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未曾降级的球队有三支:北京中赫国安、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其他的都不算。

中超(或者说国内顶级联赛,包括改制前)没有降级过的球队,从1994年职业化开始,中国顶级联赛从未降级的球队有3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如果计算中超,还可以再加一支球队——天津泰达。

中超联赛以主客场双循环的方式进行,全赛季共30轮,240场比赛,并实施“升二降二”的升降级制度,即当赛季排名末两名球队降至下赛季中甲联赛,当赛季中甲联赛前两名球队升至下赛季中超联赛。

上海上港:2012年升入中超

广州恒大:2010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江苏苏宁:2008年升入中超

重庆斯威:2008年升入中超(2010年再次降级,2014年重返中超)

广州富力:2011年升入中超

河南建业:2006年升入中超(2012年降级,2013年重返中超)

深圳佳兆业:2018年升入中超(2004年中超冠军,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大连一方:2017年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武汉卓尔:2012年升入中超(2013年降级,2018年重返中超)

天津天海:2016年升入中超

河北华夏幸福:2015年升入中超

北京人和:2017年升入中超(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天津泰达:1998年升入甲A(前身球队有过降级升级)

仅北京国安、山东鲁能(注1)、上海申花在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后未经历过升降级。

注1:1989年山东队降入B组,1994年以升班马身份参加甲A联赛。

注2:一些球队经历过多次升降级以及主体变更就不作详细讨论了。

温馨提示

1.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

2.最详尽的足球新闻、丰富生动的赛后总结每日准时放送

2004年中超联赛开始,其中北京国安队、天津泰达队、上海申花队和山东鲁能泰山队四队年年都在联赛当中。

我们不妨看一看今年的中超球队有谁,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泰山、武汉卓尔、重庆斯威、大连一方、天津泰达、广州富力、江苏苏宁、河南建业、河北华夏、深圳佳兆业、上海申花、天津天海和北京人和。那么中超元年有谁: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泰山、上海国际(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天津泰达)、北京现代(北京国安)、沈阳金德(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重庆斯威)。

那么把这两年都参加的球队提出来,于是就有深圳、山东、人和、天津、富力、申花、国安和重庆八个队。然后我们再分析这八个队当中谁又中途掉队了呢?深圳,在2011年。人和,在2015年。富力,在2010年。重庆,在2006年。所以剩下四队国安、鲁能、申花和泰达没有降过级。

记不住中超初始时的俱乐部了。更换老板,球队解教,联赛降级,剩下的也还有些。如果从职业化创立以来至今算起,只有国安、申花、泰山,这三家元老,开创时就在,一直没有过降级。

没降级,是实力和能力,也是荣誉和声望,更是压力和负担。有时是比夺冠还沉重的负担,不夺冠还好讲,降级就象晚节不保,这是唯一的气节了。泰山某年保级时,令人揪心不亚于夺冠。

今年申花,会不会是明日黄花,想必不少球迷也揪着呢。申花能够保级,对申花球迷来说也不亚于冠军。这种感受,只有元老球队的球迷才能体会。

应该是国安鲁能申花吧。鲁能一直是历年难啃的骨头,虽然没有大火过,但成绩每年都不差,也是亚冠常客。打法鲜明,作风硬朗。好像从没为保级担忧过。本赛季成绩略有下滑,但守住亚冠资格问题不大。申花甲A时就是劲旅,国足进世界杯时贡献了不少国脚申思祁宏吴承瑛范大将军等一批国足中流砥柱,跟国安的恩怨也是那时结下的。申花很早就开始大手笔了,之前引进过罗纳尔多时代的巴西主力中后卫好像叫巴亚诺,当时令球迷惊讶不已,感觉中国能来巴西国家队的真是不可思议。中超之后更是大手笔不断,阿内尔卡德罗巴特维斯都加盟过吧,只不过都没掀起太***浪。但今年申花突然惨的不能再惨了,濒临降级边缘,不过以申花的这么多年的底蕴应该不至于降级,祝申花好运。最后说下北京国安,被誉为首都的御林军,成立至今国安之名就从未消失过,也没有过降级,算是传统强队了,甲A时代应该是最高光的时候,高峰高洪波曹限东谢峰,三杆洋枪大杀四方,后继杨晨邵佳一陶伟徐云龙等,每个时代都有风云人物领队。近几年成绩不是很稳定,可能一直因为有种北京大爷爱谁谁,跟谁都敢死磕的劲,加上京骂“文化”,京媒爱看不起人,所以多本地人喜欢,外地人讨厌吧。其实京骂是让人反感不过有球迷坦言,现场那种气氛让你不论素质高低就想发泄出来,营造出热血沸腾的气氛,真不是想侮辱谁,但怎么说也是不好的现象,这几年就明显少多了。最后祝这些传统强队能再次崛起吧,始终让恒大一枝独秀也不是很有意思不是!

这样的球队还是比较多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俱乐部的投资人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二是俱乐部在管理上比较规范。

就拿当下还在中超联赛上比赛的俱乐部来说,像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江苏苏宁、天津泰达、广州富力、河北华夏、上海申花和天海俱乐部从来没有降过级。从这些俱乐部开始参加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开始到到目前为止,牢牢占据了中超联赛的主力的位置。在征战中超联赛当中, 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报。由于中超联赛的特殊性,拥有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都没有实现盈利。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投资足球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在这样的一个领域还能持续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投资的金额随着比赛水平的提高和球迷的欣赏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百万人民币到今天的上亿元的资金实属不易。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从当前的中超俱乐部从引进主教练到外援,都是开出了数倍于他们当时的薪水才吸引到他们来中超执教或者踢球。 在中超俱乐部在世界足坛有影响力的主教练和球员也比比皆是。比如里皮、斯科拉里、卡佩罗、 卡马乔到刚来到中超的贝尼特斯等等。还有一些大牌球星更是如此,来来往往有很多的人。

这些投资人投资足球俱乐部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众说纷纭,但是持续不断的投资给为提高联赛的影响力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